饶是已经在京师见识过顾闲的好人缘,回到他的大
画,他这个当弟弟的也能时常赏玩。
注意到王世懋的目光落在那些字画上,顾家兄长不免又给他介绍了一番,说这些都是顾闲小时候跟人讨来的,别人看他年纪小,都没要他的钱,倒是占了人家便宜。
说到这里顾家兄长都有些脸红,总感觉家中值钱的家当都是弟弟挣的,自己只挣个吃饭的钱还千难万难。
一顿饭吃下来,王世懋把顾家的情况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叔侄俩在顾家留宿一宿,翌日吃过朝食后顺道去拜访了皇甫汸这位前辈,便乘船回太仓去了。
顾闲自是万般不舍,只恨自己没更卖力地游说王宜玉一起应试,这样他们说不准就能待一块备考了!
……
过了元宵,年节应酬算是结束了,顾闲又得投身于题山题海之中,总觉得自己现在闭起眼睛都能写出十篇八篇八股文来。
强得可怕!
几天后县学那边放出消息,二月中旬便进行今年的县试,县试通过后四月初去苏州参加府试。
考试在府试这一关也就刷掉了不合格的考生,接下来就是等待负责院试的提学御史到各地巡考。
这种三级考核制度,还是嘉靖一朝才确立下来的,目前院试时间是不太固定的。
主要是以前各县招收的学生不多,提学官随便考考问题不大,如今每年各县都要收个六七十人,府学更是百余人,提学官实在忙不过来,便让各地自己选好人再送过去考核。
基本上只要考过了府试,提学御史那边便跟殿试一样基本不黜落考生。
端看提学御史什么时候有空过来走这个过场。
按照周教谕得来的消息,提学御史今年的巡考第一站便是他们苏州,估计五月初苏州这边就能举行入泮仪式了。
也就是正式入学成为生员。
周教谕勉励道:“希望到时候你们都是其中一员。”
这可是顾闲第一次下场考试,顾家人都有点紧张,还商量着要不要让顾家兄长告个假去陪考。
顾闲道:“不用,有郑大跟我一起去就好,到时候我在场中考试,大哥在场外啥也做不了,何必跟过去干着急。无缘无故告假可是要扣俸禄的!”
一听扣俸禄,顾家兄长便偃旗息鼓了。
顾父顾母也没提跟着去,他们这把年纪了,出门在外别说照顾人了,怕不是还得顾闲反过来照顾他们。
顾闲在县学那边混得久,流程都很清楚,没几天就把该走的程序全走了。
科举的五人联保制度从童试就开始施行,这意味着顾闲得找四个考生相互作保,保证彼此没有异地考试、没有冒名顶替,同时还要保证考试过程中绝不会作弊。
一旦被揪出其中一人有问题,其他四人都得连坐!
像沈春生早早被家里安排去经商,若再想去参加科举是没有人敢跟他搞这个五人联保的,一旦有眼红的人去举报他本人是商贾,五个人的考试资格都得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