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32.8块钱,还有一叠票证,闻慈挑出其中那张工业券,又急匆匆去了第二百货。
三楼卖颜料的售货员居然还记得她,收了一块七毛二和一张工业券,给拿了两盒颜料,看闻慈高兴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哭笑不得,“这玩意儿这么好吗?”
闻慈用力点头,“除了你这儿,我都没见过油画颜料。”
售货员笑道:“那我这儿还剩两盒呢,等你再凑凑工业券,说不准还能买到。”
闻慈离开百货大楼的时候,脚步轻快,还哼上了歌。
好不容易买到油画颜料,当然不能随随便便浪费了,闻慈回到207就把它塞进了行李包,继续画自己的小人书,一直到成爱红和白华章晚上一齐回来。
成爱红叹着气,甩着发僵的手腕,“你们都太快了,一个个都完成了,就剩下我。”
白华章微微一笑,轻言细语道:“别急,慢工出细活儿。”
“我是慢工,但可不敢说是细活儿,”成爱红无奈地笑起来,看到闻慈在桌子边上画画,连忙关上房门,小声道:“没打扰到你吧。”
“没,”闻慈站起来活动一下,笑盈盈问:“你们画完啦?”
“挺多人画完了,但不包括我,”成爱红心酸极了。
不过她不是消极的人,说了几句,整个人又乐观积极起来,生怕外面有人偷听似的压低声音,“你的小人书是不是要画完了?要是你真能出,我肯定得去买一本!”
白华章也浅笑道:“我身边还没有画小人书的呢。”
闻慈没刻意瞒着自己画小人书,主要是瞒不住。
207就这么大点,谁干什么大家都一清二楚,要是她遮遮掩掩的反倒奇怪,还不如大大方方的,反正她画得也不差——尤其是天赋值升到5后,明显灵气方面大有进步。
她一没画敏感题材,二来室友品行都不错,没必要隐瞒。
站起来活动一下胳膊腿,三人吃完晚饭,又各自做起自己的事情。
明天就是培训活动的最后一天了,成爱红抓紧时间,上午就交上了自己的画纸,等到下午,就和闻慈、白华章一起去第二百货,准备给家人朋友们捎带东西。
这两人在花钱上很有经验,能选出实用又好的东西。
她们在第二百货开开心心逛街的时候,火画师收上了最后一份画纸。
四十多份画分作几叠,第一叠是明显的初学者,第二叠是画技半生不熟的,而第三叠最薄,是其中那些画得很不错的,挑挑拣拣,加起来有七八份。
马馆长径直道:“我那两个名额,就推荐苏林还有张建业了。”
这次培训班要出五个优秀学员名单,也是为省学习班名额选择作参考,火画师瞥了马馆长一眼,苏林是男同志里画得最好的,毋庸置疑,至于张建业,她没什么印象。
她在最后一叠画得不错的画里翻找了下,没这个名字。
马馆长面不改色,
!那岂不是3000点才能升1分!
而且,闻慈盯着那个“六分升七分阶段”,恨不得掀桌而起。
当她没做过阅读理解吗!
这不就是六升七是3000换一分,但七升八、八升九,乃至往后每一分也要加难度吗!
闻慈觉得自己需要吸点氧。
她哆哆嗦嗦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掰着手指头算了又算,三千个娃娃点,那就是三千个小孩,还不能是自己已经收获过娃娃点的……她越想越绝望。
她有生之年,还能成为天才吗?
闻慈恨不得钻进邮局,把自己上周日寄出的小人书偷回来——投什么白岭市出版社,就应该往外投啊!什么别的市、别的省,外头才有大把陌生小孩子的市场啊!
苏林注意到了闻慈的动静,毕竟坐在对面的同事突然开始手抖腿抖,连桌子都开始震了,他很难不发现。
他担忧地出声,“闻慈,你是不是不舒服啊?”脸色怎么那么白。
闻慈按住心口,坚强微笑:“我没有,我就是单纯的心痛。”
三千个娃娃点啊!
她得赚到猴年马月去!
苏林惊慌地询问闻慈要不要去医院,闻慈只好转移了话题。
她问:“今天元宵节,你们街道发了元宵的票了吗?”
虽然不放假,但节日还是要过的,街道从周一开始就挨家挨户发能买元宵的副食品票,每户才发三两,还好闻慈家里只有一人,不然家里人口多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分。
苏林点了头,“发了,三两。”
闻慈叹气,“怎么就没有点别的好吃的呢?唔,不过有了也买不了——没票。”
苏林深以为然,他找到工作以后,街道对他和爷爷奶奶的态度也客气了一点,票是正常发的,但是就那点东西,哪怕把他的工资全用了,那也买得起。
副食品店的芝麻酱、粗粉条、木耳等,票都是论两发的,甚至木耳每户每月才有半两。
家家户户都缺票啊。
两个年轻人为艰苦的生活唏嘘两句,就继续准备各自的海报,闻慈从坐着的姿势变成站的,到最后膝盖压着桌子边缘快要趴到去,为了画这张巨幅的大海报。
本来是打算快点贴到外面,赚娃娃点的,但现在……闻慈神态恹恹地慢下动作来。
算了,慢慢来吧。
这幅大海报午饭前贴到外墙上,闻慈正检查边缘贴没贴牢,周围就聚了一堆小尾巴。
有几个孩子闹哄哄地凑过来看,手里还捏着过年时没放完的小鞭炮,闻慈记得这几张脸,都是住在附近的小孩,平时没少来电影院转悠,娃娃点自然也是被收割过的。
但她还是笑着说了句,“认识这几个字不?这是新电影的名字。”
几个小孩齐刷刷摇头,只有一个小孩,指着电影名念,“长、空、什么什么。”
闻慈扑哧一笑,“是雄鹰,这个名字是《长空雄鹰》,你们见过老
养花有难度,但芦荟应该不难吧,闻慈这么想着,把罐头瓶洗干净去找孙大妈。
她兴冲冲地,“您能分我一颗小芦荟养吗?”
孙大妈:“……”
“这么好的瓶子,你拿来喝水多好,养啥花啊?”孙大妈嘀咕着,看闻慈眨巴着褐色的大眼睛是真不懂,只好又道:“养花你得拿底下透气的花盆,最好是陶的,不然得养死了。”
闻慈失望,捏着罐头瓶,“那花盆哪有卖的?不要工业券吧?”
要是得花工业券买的话,她可买不起。
“嘿,这当然不要了,”孙大妈很热情,大方道:“这样,我家里有一堆亲戚送的小花盆,上头没啥花纹,有点儿丑,你要是不嫌弃的话,我明天给你捎一个过来。”
闻慈大喜,“嫌弃什么,我一点也不嫌弃!大妈你真好!”
孙大妈笑得合不拢嘴,小闻这姑娘可太讨人喜欢了,长得俊,嘴巴也甜得要命。
闻慈喜滋滋回到办公室,左看右看,最后把手里的空玻璃罐放到了窗台上,办公室的卫生她和苏林经常打扫,窗台上干干净净的,就是光秃秃的,显得很空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