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魏经理半晌没说话,闻慈的心都提了起来。
好在她又开了口:“这样,你先去联系,如果首都那边下了正式的借调令的话,那你就可以去,”要是不行,那程序不合规,她就没办法放闻慈走。
借调的话闻慈在原单位也是有工资的,所以她要是长时间离开,必须有正规程序。
闻慈心中一喜,跟魏经理道了谢,高高兴兴答应了。
她回到办公室就给钟玉兰写信,等了十几天,调令就下来了。
经过首都文教局下发的调令,童叟无欺,具体的名目是“国家级文艺创作项目的助理”,闻慈很想不到,钟玉兰要画的这套系列连环画,居然是国家级别文化项目?
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
不过也难怪,她似乎现在的工作是在北省电影制片厂,要不是国家任务,她也不会调去首都,还得长期在那里呆着,直到完成这个创作项目。
调令是九月份开始,闻慈还得在一影院上半个月的班。
这件事敲定了,她开开心心给徐截云写信,这回他倒是及时回信了,给了她几个人的联系方式,说都是他在首都的朋友,如果遇到事情,她可以去找他们帮忙。
这次去首都,不知道要待多久,以防万一,闻慈跟周围的朋友们也说了一声。
其中宋不骄知道后,给她带过来一沓书目,“这是你先要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但这套书现在比较少见,代数部分差了两册,剩下的都全了,你先看着。”
闻慈本来托小圆转告她,只是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她还真找到了!
“谢谢不骄姐!”她高高兴兴地喊。
宋不骄笑笑,看她面颊红润很有气色的样子,就知道她现在过得很好,莫名有种欣慰,她道:“首都的工作机会难得,好好干,说不准就有机会留下了。”
闻慈倒是不在乎这个,反正她大学是打算去首都念的。
她想请宋不骄去家里坐坐,但宋不骄今天来市里还有事,她看眼手表,骑上自行车告别走了,闻慈抱着一摞书,看着她英气挺拔的背影,觉得心情愉悦。
脱离了白狗屎,大家都变得很好。
她哼着歌走回家,翻看了下这套赫赫有名的丛书。
数学嘛,她自问没什么天赋,也就会些基础的东西,但她能看得出来这套书讲得很好,直白浅显,恨不得把每个知识点拆开塞进人的脑子里,怪不得能叫自学丛书呢。
她决定自己抓紧把它学一遍,等明年,还能送给朋友们看。
闻慈定了八月底的火车票,要走的时候,电影院大家都很舍不得她。
魏经理拍着她的肩膀,认真道:“要好好干啊,让首都人知道,咱们白岭市的人都是好样儿的,”要是干不好,丢人就丢到几千公里外了,不过她觉得闻慈应该没问题。
闻慈笑眯眯点头,“我会努力的!”
魏经理笑了笑,“闻慈,你很优秀,以后会
默默接过,温热的钥匙带着她身上的体温,像是石化的心脏。
她这次是真的走了。
苏林没有送下去,他呆呆站了片刻,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拿起自己的搪瓷缸,走到窗边,把里面的凉白开倒进花盆的动作自然而然,是他做惯了的。
他眼睛望着窗外,闻慈从影院里出来,拐了个弯,往她家的方向走去。
苏林终于忍不住了,一把推开窗户,“闻慈!”
他这一声喊得很大声,楼下的闻慈愕然转身,仰头看来,同样喊话问:“怎么啦?”
苏林不知道怎么了,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叫住她是为了什么,他嘴唇蠕动,最后只对她笑了一下,用力喊道:“一路顺风!”
闻慈朝他挥了挥手,“好——!再见啦!”
……
一个人的出行不麻烦,琐事才麻烦。
闻慈把家里剩下的东西都收拾了,最近没买什么新东西,也没用系统画,家里的食物基本都吃得差不多了,剩下半罐麦乳精,她倒进一个小玻璃瓶,节约空间。
夏天的衣服,还有一些秋天的衣服,都收进行李包里。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把家门钥匙给了陈小满一把,如果后面需要什么东西,可以托她寄过去,收拾好包裹,闻慈坐到地上,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她看看时间,下午三点钟,拎起两个包裹去邮局。
哪怕她收拾得再精简,也不是几天的短途旅行,还是有很多东西。
她自己是拎不动的,何况舟车劳顿,她也不想扛着大包小包像逃荒一样,太辛苦了,所以她把大部分行李都用邮局寄出去,等几天就能在首都拿到了。
至于随身的,她只带几件轻薄的衣服,洗漱用品还有证件存折。
闻慈提前一天请了假,第二天在家里大睡一觉,下午才坐上火车。
和上次的经历差不多,但隔壁少了咋咋呼呼的调皮小孩,就显得消停很多,她感受着伴随况且况且声的震荡,等到省城时,见到了乌海青。
是的,乌海青也被钟玉兰选中,成为了项目组其中一位助理。
乌海青的车厢在6号,和闻慈同一车厢,但他是在下铺,而闻慈这回是在中铺。
两人坐在侧边的小凳子上说话。
闻慈问:“这次项目组还有其他人吗?”
乌海青的脸上当时就露出了一些嫌弃,他点点头,嘀咕道:“你怎么知道的?还有一个,是钟老师的小徒弟,这人吧……”他咂咂嘴,一脸的一言难尽。
能让自己就一言难尽的乌海青露出这副表情,闻慈顿时好奇了。
“怎么了怎么了?他很难相处吗?”
“他这个人吧,很复杂,”乌海青抹了把自己锃亮的光头,他今天上午刚洗过的,擦得干干净净,他撇着嘴道:“反正你见了就知道了,他这人,很矛盾。”
闻慈抓了抓腮帮子,换了个问题,“那这个项目组怎么回事儿,
是守在钟老师身边。后来钟老师境况好了,再也不收徒了,身边只留下了他,这么多年都是这样。”
闻慈默了下,原来是这样啊。
说到往事,乌海青平和了一些,“说是徒弟,钟老师都是把他当儿子养的,年君虽然讨人厌,但心不坏,就是死轴,还爱小心眼!”又忍不住咬牙切齿了。
闻慈忍不住问:“你和他很熟悉吗?”听着像是有过节的。
乌海青不情不愿地点头,“之前钟老师带他来省城,年君看到我画的油画,简直大放厥词——这小子自己画了这老些年都没出息呢,还好意思说我!”
两个人白天聊天,感觉火车都没那么难熬了。
这趟火车下午三点钟到了首都,乌海青扛起自己的行李包,对闻慈道:“年君应该会来接我们,等下仔细看看,他长得瘦巴巴的,惨白惨白,看起来身体不太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