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火车往南“轰隆轰隆”的行驶,越往南走,就越温暖。
刚上火车的时候,闻慈晚上还得裹着自己的棉袄,不然冻得慌,可等火车开了三天后,她身上之剩了一件薄毛衣和外套,这也是她行李包里最薄的衣服。
林姐也差不多,她坐在窗边看着外面葱葱郁郁的水田,眼里有些震撼。
“南方冬天居然还是这么绿啊。”
闻慈盘腿坐在下铺上,对着小桌板画画。
她把手里的画笔蘸了点桃红色,在纸上孩子的衣襟上点出盘花纽扣的样子,一边笑道:“咱们去的银水寨还要更南呢,我听说那里属于热带,哪怕冬天也不冷。”
林姐有点想象不出出来什么是热带,对接下来的旅程却愈发期待了。
她回过头来看闻慈,“你画得怎么样了?”
“西北篇快收尾了,我算算,唔,下火车之前应该能结束,”闻慈嘴上说着,手上的速度半点没满,她上火车这几天两眼一睁就是画,俨然已经给自己加班加到疯魔。
没办法,时间紧张,她北省篇陆陆续续还只画了一半呢。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三号了,预计这个月都得在银水寨待着。
等到了一月份,她就要和林姐去蜀地,对这个地方她就了解火锅和几句经典方言,其余的什么也不懂,估计也得待一个月,那就到二月份了,留给首都绘本的时间非常紧张。
她现在要是不拼命,那这套绘本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
因此,闻慈现在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画,画到最后,脸好像都憔悴得瘦了两圈。
不是好像,林姐确信她是真瘦了。
她帮不上忙,就每到饭点的时候去餐车帮闻慈打饭,车上的伙食还不错,红烧肉不要票,但在火车上晃晃悠悠的也没什么食欲,每天都盼着赶紧到云省。
只有晚饭后的时候,闻慈给自己留了半小时休息时间,撑着腮望着窗外的风景。
景物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最开始红黄色的戈壁、大片洁白的雪地,慢慢生出了绿色的树、茂密的草,偶尔还能看到成片整齐的田地,还有弯着腰的农民在劳作。
到现在,外面已经完全不像是冬天了。
没有阿速到银水寨周边县城直达的火车,闻慈和林姐还中转过三次。
交通不便的年代,长途出行就像受罪一样,好不容易听到到达白县的广播,闻慈长吐出一口气,迫不及待地拉着林姐去等待下车,一下去,先原地伸了伸胳膊腿。
“走,我们出去,”林姐拉上她手臂,免得走丢了。
周围的人没有穿棉袄的,都穿着单外套,还有人在抱怨说“今天降温”,听得闻慈咂舌,这么暖和了还是降温,那没降温的时候得是什么样啊?
她和林姐一边走一边找,试图寻找银水寨来接的同志。
没看到什么牌子,两人正迷惑着,发现一对男女气喘吁吁地从外面挤进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
”()
“?葶?”???????
?本作者江迟玉提醒您《我在七零画插画》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玉香抿了抿嘴巴,想说什么,但顾及到前面的岩相又忍住了,闻慈察言观色,索性问起周遭的植被,玉香果然被转移了话题,热情地跟她介绍起来。
听玉香说,今早下了雨,所以今天才这么冷。
也是因为下雨,银水寨去白县的土路变得泥泞不堪,很不好走,这父女俩才会险些迟到,的那雨后的空气十分清新,周围都是茂密的植被,散发出清澈的草木香气。
闻慈嗅了半天,“这里有很多竹子?”
“你知道竹子?”玉香很惊讶,“匡……那个北省来的男知青刚来的时候是头一次见竹子呢,他说他家那边不长,”说着,她指了指西边,“那里面有好大一片香竹。”
闻慈很想看看,不过估计寨子附近应该也有,就没着急。
驴车走了两个小时,前面才隐约见到了植被。
和前面差不多,并没因为有村寨而植被稀疏,或者说,这个寨子就是处于绿色的怀抱之中,站在寨口,放眼望去,周围全是大片蓊蓊郁郁的绿,深绿浅绿,交错成自然的海洋。
空气好得不得了,闻慈觉得完全是天然氧吧。
玉香在这一路上跟闻慈说了很多,自逾已经比较熟悉了,主动问道:“你想去哪里住?知青点还有空房间,但你也可以去我家,妈妈已经收拾好房间了。”
闻慈毫不犹豫,“我想去你家。”
玉香高兴地点头,朝岩相喊了一声,“爸爸,那我们可以回家了!”
岩相驾着灰色毛驴往自家去,转一点头对闻慈道:“我们家就在寨子中间,斜对面就是大队长家,要是有什么问题,你就找我们,我们肯定会给你解决的。”
玉香笑着说:“妈妈肯定准备好午饭了,特意给你们接风呢!”
银水寨的房屋都是高脚的竹楼,分上下两层,上面是住人的,下面是饲养家禽的地方,这个知识点闻慈知道,只因为这边气候湿润,住上层楼只为了防止潮气。
几乎每间竹楼的二层都有走廊和阳台,闻慈抬头看看,发现有几个妇女在坐针线活。
有个正缝衣服的盘发妇女穿着黑色的筒裙,她往下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驾着驴车回来的岩相,朝玉香喊了一声,“玉香,你们去县里干什么了?”
她说的话闻慈听不懂,不像汉语变化的方言,应该是他们民族的傣语。
玉香仰头喊了句什么,那个妇女好奇地看两位客人一眼,露出一个很友好的笑容。
玉香低下头来,对闻慈解释:“前阵子大家就知道要来首都的客人,大家都很好奇,等下午了要是你不出门,肯定有好多人来做客。”
闻慈失笑,感觉自己很像是来开展览会的。
她问道:“大家都会说普通话吗?”
“是啊,我们这里建国之前就是混居的,大家傣语、汉语都会说,”说到这里,玉香有点骄傲地直起了腰,“我的普通话还不错吧?我们寨子有
() 拦住了,“妈妈做了一桌好菜,吃水果吃饱了就吃不进去了。”
闻慈想想也是,她停下手,“你们当地都吃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