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1 / 2)

第144章

孙副部长刚要接过绘本,就被姜温年拿了过去,急切翻看。

他心里不是很高兴,但面上毫无变化,此时蓝部长也看完了手里的绘本,递给了他,“你看看,”神态平和,却没说自己的评价。

孙副部长镇定接过,低头一看,先吃了一惊。

真好看啊。

封面是北省大雪天的街道,像是过年,地上有些鲜红的鞭炮碎屑,几个戴着棉帽的小孩手里举着艳红的冰糖葫芦,小脸冻得红扑扑,表情快乐而喜悦,正在路上跑跑跳跳。

中间那个是个小女孩,看着像十一二岁,脸上的神态格外明媚。

孙副部长是不会画画,但又不是没长眼睛。

他一眼就看出来,眼前这幅比姜温年画得好了不知多少,他一言不发往后翻,这一本才三十多页,只有姜温年那本的一半厚度,没多久就能看完。

简单轻松的孩子故事,的确情节很生活化,也是多画少字,但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他还以为是小人书换了个模子而已。

完了,不好收场,孙副部长心里叫苦。

他翻到最后一页,拿余光扫了眼一旁的姜温年,她已经面沉如水了,他心里暗暗抱怨她耐不住性子,抬起脸,笑呵呵道:“闻同志这个画得吧,倒是挺好看的。”

姜温年扭头皱眉盯着他。

孙副部长没看她,接着道:“但这是不是太幼稚了?”

他苦口婆心地道:“虽然是画画的,但也不能太浅薄啊,我们要起到思想上的宣传作用,你这本漂亮是漂亮,但就是思想高度不够,有些缺陷。”

闻慈听着这话,觉得很好笑。

她面不改色,同样和和气气地说:“人家伟大的著作有伟大之处,我这就是儿童绘本,给5到15岁的孩子们看的,画得太成人化,就不好了,”这是儿童绘本诶,不是托尔斯泰著作,也不是《最后的晚餐》那样的名篇,谈什么高度?

而且,这些年上头都下令要减少政治性著作强制宣传了,他还搁这儿给她挖坑?

这要是改了,大人不知道,但她知道孩子是不会喜欢看的。

孙副部长摇摇头,语重心长,“闻同志啊,你这觉悟就不太高了。”

闻慈还没开口,一边的元副部长看不过了,笑着问道:“姜同志这篇作品的立意是什么?正好,两个同志和作品都在这儿了,要选的话,我们就公开地来比一比嘛。”

这是跟闻慈挑明了,姜温年来这儿就是要和她争的。

孙副部长要打太极,姜温年却沉不住气,“我这是描写首都工人子弟的生活!”

闻慈“哦”了一声,笑眯眯道:“那我这一套绘本,就是描绘广市的小姑娘贝贝在成长过程中,游历祖国大江南北的故事,她自强、善良,肯定能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教化作用。”

姜温年瞪她一眼。

闻慈不怕,她托着腮回视回去。

这位

点头同意,“那就让你们俩都试试吧。”

闻慈心中一喜。

人选既然没了争执,那下一个步骤就可以推进下去,蓝部长问:“大家看来,首批试水,印刷多少本来尝试比较合适?”

这就是个问题了。

要是出口的话,质量要求肯定是比较高的,闻慈这一套绘本足足六本,还都是彩色,一看就成本高昂,众领导纷纷讨论起来,有说两百本的,有说三百本的。

总之,没有谁说五百本以上的。

闻慈:“……”

她上辈子是个不入流商业插画师的时候,也没这么窘迫过,两百本,是不是太夸张了?

她理解大家怕竹篮打水一场空,不想投入太多成本,于是主动问道:“我能先去印刷厂看看吗?确定一下,印刷一本到底需要多少成本?这样好更好地把控。”

要是没那么贵,求求了,给她多印点吧。

蓝部长有些惊讶,“你懂印刷?”

闻慈上辈子懂,为了抓质量,她真的跑过出版社印刷厂,“印刷厂的师傅肯定是很有经验嘛,我跟他们请教一下。”

蓝部长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拿到去首都印刷厂的介绍信,闻慈小心翼翼收了起来。

今天的会议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闻慈起身,把六本绘本都好好地收进包里,收到孙副部长面前时,他笑着说:“闻同志啊,你有出版的经验,要多和姜同志互相学习啊。”

闻慈笑着说:“我很擅长和朋友们互相学习。”

不等孙副部长高兴,她就笑眯眯道:“我前阵子,还特意把画绘本期间的大纲、手稿,还有绘本成品的拍照都寄给了一些朋友,请他们提建议呢。哎呀,都是我辛辛苦苦的创作痕迹,希望他们能好好保存,以后还能翻出来,留作纪念。”

孙副部长笑脸一僵。

这是在讽刺他,还是警告他呢?

或许两者兼有。

他余光瞄了眼姜温年,果然,见到这位姜家老来女脸色更难看了。

他脑袋一阵发痛,干巴巴笑了笑,目送闻慈离开了。

……

闻慈没急着去印刷厂。

现在都快四点了,等到印刷厂人家都下班了,她坐公交回到美术馆,还没回到宿舍,旁边男宿舍三楼一扇窗户就打开了,一个光溜溜的脑袋探出来,“闻慈!”

闻慈抬头一看,发现乌海青的光头似乎更亮了。

对方朝她喊了一声,“你等等,我这就下来!”然后就匆匆忙忙关上了窗户。

他下来得的确很快,不止是他,还有年君。

两人披着大棉袄揣着袖子,急急问她去外贸部的结果,“你去了这么久,结果呢?不会真被人截胡了吧?”

“没,”闻慈摇头,耸了耸肩,“现在是我们俩都要去春交会打擂台了。”

在外面冻着也不是个事儿,三人出美术馆找了家饭店,准备一边吃一边说。

家,两人能刨出来挺多厉害的关系,但是在首都,在大院,他们都爱莫能助了。

闻慈不想太消极,换了话题,和他们聊起画画来。

被钟玉兰指导了几个月,这两人又上进,比起之前又有了许多进步,但不知道是不是受她影响,观念大胆的许多,乌海青说自己在尝试画抽象派油画,年君说他被钟玉兰引荐,认识了首都电影制片厂的厂长,等连环画结束,可能去试试手绘动画。

手绘动画?

闻慈想起79年的《哪咤闹海》,认同地点了点头,“手绘动画未来会很有前途的,你现在多学学它的流程,甚至可以多准备准备,以后肯定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