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慈笑道:“这是我的专业啊,不好怎么行?”
她说着,摘下身上的围裙抱在怀里,拿着抹布,准备和小孙小袁一起打扫。
小袁挡住她,“你别动手,我们一会儿就干完了。”
“哪能你们干我看着,”闻慈说,虽然她懒,但该干的还是得干,她在盆里洗出来
() 小袁点头,“都打磨好了,毛刺保证一个不剩,一看就比之前质量好。”
闻慈笑道:“多亏你俩,不然我们不能完成得这么快,等会儿我请你们吃饭,正好,再把张姨那儿剩下的玩偶都拿回来。”
“不行不行,这多不*好意思啊,”小袁连连摆手,闻同志比他俩还小几岁呢。
“应该的,你们俩最近给我帮忙,没少加班,”闻慈说。
小袁小孙是当地人,他们最清楚周围哪家饭店好吃,中午吃了一顿地道的广市菜,喝了糖水,而后一起去张姨家,她就是闻慈找来做熊猫玩偶、儿子在北大荒当知青的那个。
张姨一见闻慈过来,就把竹筐拎了过来,“你数数,二十个,是不是?”
闻慈最开始请张姨做了三十个熊猫玩偶,取货时发现她做得特别好,做出的玩偶小巧精美,憨态可掬,俨然是毛线钩织大师,就又请她做了一些。
这套绘本里,每本贝贝都是不同年龄和服饰,她请张姨每个做了11个同款玩偶。
这也算是初代周边了吧?闻慈爱不释手地捏起一个把玩。
她美滋滋把每个玩偶收走一个,这是留给自己当纪念的,剩下的塞进干净的包包里,把准备好的棉花递给了张姨,等到广交会开始前一天,把玩偶们挂了上去。
玩偶们五六个穿成一串,挂在袁经理匪夷所思的那个衣服架上,长长地垂落下来。
而玩偶后面的墙面上,则挂上去一个又一个相框。
每张照片都是闻慈捎来广市的,在她离开首都前,她就想好了该怎么布置自己的展台,但这种小心机,又让一众售货员们大呼厉害,这哪里像卖货的,比自己家还温馨呢。
闻慈笑盈盈收下夸赞,对明天的春交会期待了起来。
……
4月15日。
广交会是早上八点钟开始,但七点钟,闻慈便咬着叉烧包去往展馆。
她来得已经很早了,但同样有各单位的售货员,在自家展台前忙忙碌碌的准备,闻慈把最后一口叉烧包塞进嘴里,鼓着腮帮子,一边嚼一边放下背包,去卫生间洗手。
她的背包里鼓囊囊的,打开,里面是一套绘本样书,还有许多杂物。
桌子已经布置好了,用立式的支架撑着,在桌子左边一溜排开。
闻慈把绘本按顺序放上去,而桌子右边的空位也没闲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沓黏好的油纸袋,把它放到一旁,而再往右边,则拿出一包干净的盘子,这是从广交会机关借来的。
三个盘子排开,她用西北的杏干,西南的芒果干和香蕉干,把它铺了一层。
周边、果干、绘本,都摆好了,闻慈满意地拍拍手,思索还有没有什么缺的。
她为了今天已经准备了好久,万事俱备,她索性又去检查了一遍玩偶和相框,确保都没有问题,正在忙活着,就听到身后传来好些急匆匆的脚步声,回头看了眼。
“袁经理!”闻慈喊了一声。
“主要看对方的态度。”
来广交会的,有购买绘本权利的外商估计很少,闻慈做这些玩偶,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当然,碰到合眼缘的或者喜欢华夏文化的,那送就送了。
闻慈强调道:“你要跟他们说,这是友谊的礼物。”
她把小袁拉到玩偶架子前,挨个给她介绍,“这个戴小花帽的,是广市的贝贝,这个穿羊皮大衣穿靴子的,是西北的贝贝……每个玩偶都是我们精心准备的,代表着贝贝人生的旅程,看她的衣服、鞋帽,都浸染上了当地甚至不同民族的文化。所以这是友谊的礼物。”
小袁听得一愣一愣的,不住点头,“我懂了,友谊,强调友谊。”
闻慈满意地点头,“你今天就负责为大家介绍玩偶和绘画墙,小孙?”她把小孙叫过来,指着照片墙道:“这一面的照片,就交给你来介绍了。”
小孙严肃点头,“我把内容都背下来了。”
每个相框的底下都贴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拍摄时间、地点、人物,比方闻慈编着辫子戴着彩色条纹头巾,和几个维族居民一起的合照,底下就是“1976.12南疆阿速镇外。”
当然,为了照顾小孙的记性和外国友人,这上面用的是双语说明。
两个年轻同志趁着没人,认真复习着自己分到的任务。
闻慈理了理自己的衣领,她今天特意穿的衬衣长裤,虽然衬衣版型挺阔,但却是柔和的天蓝色,前面垂落着兔耳似的领巾,看起来清爽利落,还有点合乎儿童绘本气质的甜蜜。
她深吸一口气,看向展馆大门,等着“五星红旗”的开门音乐奏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1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