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 章(2 / 2)

“絙??”祙??し?厐?

?本作者江迟玉提醒您最全的《我在七零画插画》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说好了边走边吃的,但这会儿风大,陈元年看看门外,还是决定让学生们赶紧吃完,大家直接站在桌边把早饭下肚,闻慈趁机看了眼装豆浆的大铁桶,没冒热气,估计不烫,于是火速掏出五分钱买了一碗加糖的甜豆浆,站在旁边咕嘟嘟喝了。

等会儿爬山肯定消耗很大体力,她可得多吃点。

吃过早饭,大家搭公交去崂山。

崂山,又称“海上第一名山”,说是山名,但实际上一片上百平方公里的地方都属于它,有山、有海、有石、有村,总之是一大片美丽的自然风光。

中途经过盐场,他们这帮学生没有家在海边的,倒也饶有趣味的转了转。

公交停到不远处,大家背着画袋下了车,开始步行,陈元年教授多年前来过这边,一边走路,一边为大家介绍,“这周围有一个村庄,是龙嘴村,附近依山傍水,景色很全——”说着,抬头看了眼此时的天色,笑道:“今天天晴,正适合观海。”

天色一暗,海色也会变得阴沉晦暗,显得恐怖,但晴天时却如同一颗蓝宝石。

这边的景色的确好,白云山、棋盘石,大家一一看了,乌海青和董安敏对这儿很感兴趣,当即就想留下写生,陈元年教授道:“不急,最要紧的海还没看呢。”

众人尚未走到海边,就先看到了蔚蓝平静的海面。

海面辽阔空远,一眼望不到边际,碧蓝的海接着淡蓝的天,涟漪涌动,浪花打着白沫儿拍在岸边大块灰黑色起伏不平的岩石上,那浪花像一只只腾起的海鸥。

海洋的咸腥味顺着风扑面而来,潮湿,柔润,带着些许盐分。

他们静静地看了一会儿,陈元年才道:“大家就在这附近写生,不要走太远。”

闻慈睁开闭上的眼睛,水蓝的海天乍一看更漂亮了,像一颗凝固的明珠,她低头四下看看,找了块稍微平整些的岩石,拆开画袋,开始准备写生。

他们有在海边的,有去刚才看过的白云山和棋盘石的,但都是结伴。

自然总有一种震撼的力量,不管是温润如溪流,还是汹涌如蓝洞漩涡。

这里还没开发成景区,海边没有太多人工凿挖的痕迹,也没有后世的海洋边常见的塑料垃圾,或者说,它还尽可能保持着最原始的样子,接近纯粹的自然。

淡淡的颜料气味混在海风里,朝远处席卷。

“诶!你们干什么呢!”背后一道喊声传过来。

闻慈回头看了眼,是个戴着毛线帽子的老人家,陈元年教授忙走过去交涉,不知道说了什么,好半天才回来,继续画自己的画,神色的专注和学生们没有区别。

这一画就到中午,平时闻慈爱好享受,但入起神的时候就不在意了。

饭盒里的馅饼早已冷掉,肉馅有些油腻,蜂蜜水也是冷的,但好歹能顺顺喉咙。

闻慈站得有些累,一屁股坐在礁石上,穿这身

() 打扮的正确性此时就体现出来了,布料结实耐磨的黑裤子,哪怕坐脏了拍一拍就行。她背着海风,感觉到一股股拍到后背上的潮润,一边凝望远处的村庄和绿色丘陵,一边啃着手里的冷馅饼。

填饱肚子,闻慈手上沾了油,她四下看看,蹲到海边去洗。

水里游着细小的鱼,闻慈看着看着,伸手去捞,当然没捞住,小鱼跟水一样从指缝间流过去了,转眼消失不见。

她回到画板边,继续写生。

她画的是山海景,今天没有壮烈的波涛,视觉上并没有过强的冲击力,但有时候平静本身就能让人感觉到大自然赐予的幸福感。

清澈的天、蔚蓝的海、小半边入景的丘陵,几只海鸟在天空盘旋,发出欧欧声响。

闻慈觉得画画真是一件能让人沉浸进去的工作。

其实不止画画,一切讨人喜欢的工作总是这样的,当你专注的时候,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等猛然惊醒时,却发现天色昏暗,早过去不知道多少小时。

闻慈终于停下画笔,发现陈元年教授正站在她身后,吓了一跳。

“画得很好,非常好,”陈元年教授不吝啬夸奖,近处没有其他学生,他不需要顾忌其他年轻人的自尊心,他笑道:“上次组画就看出来,你画人文和自然风景都非常妙。描绘事物本身是简单的,但能让描绘的事物透出强烈的情绪,是很难的。”

这幅画画幅不算大*,闻慈退后看看,“老师觉得这幅画是什么情绪?”

“安宁,”陈元年不假思索,“有时候画家们太过执着壮烈、宏大、深奥了,大家都愿意歌颂、愿意弘扬,但却不能发现身边人身边事的美好。就好像这山这海,今天没起浪,没涨潮,但难道它就不值得画了吗——画家不是一个应该炫技的行业。”

技法能练到高超,但对于情绪和美的感知却是天生的。

闻慈笑道:“能得到您这个评价,我很幸福。”

陈元年笑道:“可不止我,你这个年轻人是得到美术界一致赞誉的,就算是那些批评的目光,大部分也源于对于你本身的攻讦,但这完全不需要在意。”

他就像长辈一样,语重心长地说:“人有锋芒不是错,你有主见,有自我,有坚持自我的勇气,这在创作道路上是非常重要的,这代表你不会根据外人的眼光随波逐流。创作者一旦追随群众的眼光,那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表达,这是非常糟糕的。”

美院这两年发生许多事,结果往往是好的,比如人体写生得到上面认可、学生拿了许多奖项、作品在重大场合展览等等,但这些好的结果前,往往站着许多固执而倔强的创作者。

他们有的是学生,有的是老师,是他们咬牙扛着争议,把这条路硬生生凿出来的。

闻慈神色变得认真,“我明白的。”

陈元年笑笑,他知道,闻慈是个聪明的年轻人,聪明而不世故,这很难得。

他抬起手腕看了眼表,海色已经开始暗了,“把袁韶他们叫回来,我和上午那个老乡商量过了,咱们今晚不回去,住在老乡家里。”

说着,转头吆喝起来,苍老的声音顺着风传出很远。

第18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