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汽车全面升级(2 / 2)

新来的很多工程师不了解江成的性格,听到他这样说,以为昌城汽车厂高档车也能随便造。对于他在汽车领域里的技术,感觉真是深不可测。

郑可站在江成身边,望着车间门口外面的场地,她在分散注意力。怕江成说大话的时候,自己忍不住笑出来。

「老师,这肯定是你设计出来的吧,真好看。」黄文仪十分捧场的说道。

「嗯,其实也就一般,我无聊的时候花了一天的不到的时间就把造型设计出来了。你好好研发技术,等以后我专门设计一款车子,让你乘坐。」江成回应着黄文仪道。

黄文仪听到后笑了笑,认为老师就是在跟她开玩笑,她就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哪里值得老师专门为她设计汽车。

拆装汽车很快开始了,这次江成带很多电机专业,加入集成电路研发的技术人员过来。可不是来展示他隐藏的高档车有多好看的,而是需要他们进行更多的技术升级。

材料不突破,发动机的构造再如何调整也就那样了。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核心改变了不了,通过其他手段,很能提升机械车辆的性能了。

一个是材料,一个是零部件的精密。但是要生产精密的零部件,需要高端的设备,而高端的设备又往往需要一些特殊材料制造。

集成电路的出现,只是能解决一部分的精密零部件制造,并不能代替一切。但是科技发展是互相循环积累的。

集成电路出现,可以制造一些以前制造不出的精密零件,而用制造出的精密零件去升级设备,升级后的设备又可以制造更好的精密零件。

另外材料的研发也离不开高端的设备,就像电弧炉,有了集成电路,可能就能进行更好的提炼和锻造了。

还有一个很明显例子,就是后世集成电路晶片的制造主流是依靠光刻机。但是造集成电路晶片的光刻机又是必须依赖大量集成电路晶片制造出来。

所以光刻机和晶片是相辅相成的,在其他领域里也是如此。

而材料的制造和研发,一时半会也急不来。江成要升级汽车,目前只能从电子设备入手了。发动机之类的,江成现在只需要提供一些简化版的构造图,然后V8,V10,V12什麽的,发动机厂也都能造的出来。

发动机厂也完成了很多技术的累积过程,没有更好的材料取代一些零件的情况下。现在也只能从喷油方式来提升了,又或者是燃油的品种得到了提升,不需要改变任何装置,动力都能得到提升。

「建华同志,你看这个车窗玻璃,需要用手摇着上升和下降,想办法改良一下。」江成打开车门对着曹建华说道,这也是一个牛人,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

「行,这个问题简单。」曹建华思考了一下说道。

车窗玻璃升降,弄一个简单的电子开关,设计一条升降轨道就可以了。但是曹建华明白江成的意思,这学会了集成电路的运用,思维其实也开扩了。

只是会电机专业的,可能就是简单的电动手控升降。比如设计一个触电装置,按一下就通电了,电力转化成机械动力,车窗的手摇齿轮被电力代替。

按住开关不放,车窗一直上升。设计一个正反开关,按住反面车窗就下降。又或者分两个开关,一个控制齿轮正转,一个控制反转。

但是这样的装置,一个电机专业的大学生就能设计的出来。曹建华现在可是会集成电路的,只是稍微一思索,就想到了更先进的办法。

一键直接到位,按一下就可以自动把玻璃升到顶或者下降,也可以采用调节开关,玻璃自己控制升多高。

江成打开车门跟曹建华交代完后,自己坐到了驾驶室。然后邀请了黄文仪和几人坐到了后排位置上。

「文仪,这是汽车的大灯,这是转向灯,这是雨刮器。按钮实在是太多了,能不能集合在一起,比如制造一个多功能开关。扭动一下在一个位置代表是转向灯,然后往上边动一下,车子的左边车灯就亮,往下面扳一下就右转向车灯亮。还有这雨刮器~。」

江成对着黄文仪说道,现在空调的集成电路已经被她设计出来了。江成打算把汽车上的一些控制开关一体化,这也是以后汽车的一个卖点。

当然了,每半年推出一个运用技术。一次全部推出来,人家直接抄袭,光有价格优势,那总给人感觉我们生产的汽车不值钱。

江成以后会成产一款不同造型的轿车,名字起高档一点。价格也提升,技术创新为主,以技术的方式,看看能不能价格不便宜,抢占市场。

主要是研发费用的确贵,最初参加广交会定价便宜,是为了打开市场,让别人先接触到国内生产的车。另外就是以比较低的利润出售,是为了获得外汇。

价格低的车辆,江成不会取消。但国外中端市场现在也可以尝试了,昌城汽车厂参加了几次广交会了,车辆也卖了这样多。很多人也应该对中国生产的汽车在质量方面没那麽多顾忌了。

高档车暂时不搞,因为目前推出的技术,会很容易被国外复制过去。等以后技术形成了壁垒,就推出高档汽车。

最起码让其他国家一两年造不出来,后期保持技术遥遥领先,那麽高档车的市场蛋糕,江成打算自己来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