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还算过的去,目前跟九江庐山那边的水泥厂产量差不多。这产量根本不够城市使用,昌城今年修建的一栋百货大楼,就用了一千吨水泥,随便一个小车间和工厂就几十吨。还有桥梁,楼房建设。一天一千多吨的产量,你刚才也看见门口进进出出的运输车辆了。」
老周说道,他一开始搞这水泥厂也没什麽概念,刚开始产量还没有这样多,就已经把他吓到了。
不过随着水泥生产出来,很多建设单位就开安排汽车来拉水泥。自己单位有汽车拉水泥的,水泥就便宜几块钱一吨。要送货的单位,就要贵几块钱。
这一吨水泥其他单位安排车辆来拉,就五十多块钱,送货六十一块钱一吨。
一个月四万吨,销售额能有两百多万。但是要扣除材料,燃料,电力和人工成本,如果再算上设备和运输汽车的折旧成本,利润其实只有百分之三十多。
大概现在每个月有六七十万的利润,但要上缴百分之八十利润,厂里能留下来的也就十多万。
要知道这个水泥厂是按照省企规模建设的,这点利润不算什麽。每个月十多万自留资金,要给职工谋福利,建造住房,发放福利礼品。单位里每个月也要添加点什麽,只能说资金不紧张,但绝对不富裕。
「四万吨还不够用,如果用水泥修建道路呢,宽度按照七八米来计算。」江成询问道。
七八米也不算宽,后世的道路基本是这样宽。毕竟一辆汽车就有将近两米宽了,还要算上人行道,这宽度还只能是双行道。
「得看厚度,如果要满足公交车行驶,也就是中等重量的汽车行驶,最少得三十公分的厚度。按照你说的那个宽度,一公里最少七百吨以上的水泥。」老周说道。
一公里就要七百吨水泥,那水泥厂一个月的产量也就只能修六十公里的道路,而且还只能是双行道而已。
要知道有些大城市的主干道可是有几十米宽,水泥厂的水泥全部拿去修道路,也修不了多少。
而且城市建设需要水泥,也不可能拿水泥去铺道路。现在的砂石路足够满足目前的需求了,就算有损坏也容易修补。
江成虽然让昌城的水泥厂提前出现了,但是因为汽车厂给城市带来的发展,水泥的需求量也比历史要的多了。加上现在又是大炼钢时期,到处在建设工厂。
想要弄几条水泥路出来,然后弄辆跑车的想法依然不能实现了。
「老周,既然水泥有这样大的需求,再增加生产线呢。」江成询问道。
「设备是可以采购,但是原材料装运可能跟不上,现在工人也不好招。」老周说道。
听到这个,江成也感觉头大,又进入死循环了,看样子只能等大炼钢结束后再想办法了。
但是科技方面,发现研究方向错了,可以随时终止。终止了,后期就没有消耗成本。
可在工业方面,当有些人发现有些事情想当然了,让他们停止就没有那麽容易了。科研人员的研究容错率高,不会追责什麽的。
现在上面把自主权下放,不代表取消了厂长责任制。一旦有人发现自己的行为错了,很有可能选择硬撑,而且工人被招了过来,很多都是解决了编制的,没有直接解散一说。
只有到了这风口后期,算是大量的单位集体爆雷吧,很多工厂倒闭。成千上万的工厂负责人担责,然后开始实行城市精简政策。
昌城汽车厂目前也有这样的情况,招工太多,总想着广交会那边的订单会越来越多。依然一直在添加设备,建设新的车间和厂房。
一旦那边的订单出现问题,又或者原材料供应跟不上,爆雷的话余开宏绝对是首当其冲。
现在汽车厂这边就已经不光是之前的产业链在供应零部件了,大家都招工困难,产业链上的企业工厂也是一样的情况。
他们想跟上汽车厂的产量进度,可招不到人了,产量扩张不了,有些零部件只能交给其他地方的工厂生产。
江成拉着老周在树林里打了半天的鸟,一人打了一只认不出的鸟。比野鸡小一些,但八哥大不少的那种。
这种鸟,主打一吃一个不吱声。又不是后世,能有这机会吃点不认识的鸟,那真是有多少来多少。关键是江成不吃,就能阻挡的了别人嘛。
在离开水泥厂的时候,江成让老周找个时间去一趟汽车厂,厂里现在生产出一款挖掘机。因为外贸易订单的缘故,挖掘机只能安排一个十来人的小组去生产,一个月可能就生产那麽一两辆。
用挖掘机去给运输车装原材料肯定快的很,让老周优先弄两辆走,算是拿去试车的。因为江成也的确没有参与研发,这挖掘机还真要试车,别没用几天挖掘臂铠就出问题,或者车子不能转动。
江成打算等陈于雄来了,近期就跟他去负责生产红星汽车。红星汽车可是高档汽车,生产的好也是一种功绩,就等以后看看余开宏能不能抗的过大炼钢后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