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那我可得指点指点你了
「这又是哪篇课文……」
余惟打开五年级语文课本,乍一看目录,除了《落花生》好像都没什麽印象。
蝴蝶效应影响这麽深远?
结果他随手翻了几篇,一看正文似乎都有点印象,看来不是世界线变动导致的,只是单纯记忆模糊了。
蝴蝶效应产生的影响当然也有,只是课本上的文章,基本都是以前的作品。
古诗不用多说,《落花生》甚至是1922年的散文,《太阳》则是54年的,这麽一看,小时候吃过的细糠是真不少。
田均已经上到了第五单元「读书」,上节课他正好讲完《古人谈读书》,按理来说余惟今天应该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古人谈读书是课文的大标题,其实就是两段文言文选段,小学课文篇幅很短,扫两眼就能看完。
不过对于小朋友来说,一时半会想要背下来显然不容易。
「算了,明天再背吧。」
余惟决定仁慈一回,继续推进课程,写作练习,主题叫「推荐一本书」。
写作练习其实就是写作文,每单元围绕特定主题写一篇,下一单元是写亲情,这一单元写读书。
小学生作文,想想就好玩。
「话说,五年级作文要求多少字来着?」
高考刷题太多,一想起作文就是800字,其实小学作文的字数是逐年级上涨的。
田均回忆了几秒钟,五年级作文,通常都是450字,波动大概在300-500字之内。
「这麽点?」
自从开始写网络小说,几百个字跟吃饭喝水一样,都快没什麽概念了。
「不少了,我都不一定写的出来。」
同在办公室的池乐萦调侃道:「是你写太多了而已。」
通常音乐老师不会出现在大办公室里,她是为了节目方便录制才得以有了一席之地。
这期节目的主题是老师而不是学生,因此办公室镜头也不能少。
旁边的田均点了点头,余惟少说日更5000字,老实说他平时备课写教案都写不了这麽多。
这份热爱,让人动容……
「这倒是提醒我了。」
余惟今天的更新还没着落呢,佟予鹿说她的视频中午才能好,也不知道准备的怎麽样。
作为她对手的AI作品余惟昨天就录好了,依然是一首网红歌,由土着角色「刘邙丙」演唱。
刘邙丙就是当时唱《少年》的,现在歌都被换走了,也可以功成身退了,当然,前提是佟予鹿能赢。
趁着课程还没开始,余惟决定先码几个字,他的动作办公室其他老师都看在眼里却也无可奈何。
听说这小子在比利时琴行都能码字,相比之下在办公室反而有点小儿科了。
直到上课前半小时,余惟才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虽然是作文课,最好还是稍微熟悉一下流程。
余惟本以为这只是节简单的灌水语文课,直到他抱着一摞作文本进教室时看到了后排的几个领导。
这幅场面他再熟悉不过,碰上听课的了?
一没有同行评议,他也不是什麽专家名师,这有什麽听课的必要吗,余惟强烈怀疑他们就是来刷存在感的。
看到节目组这麽大的平台来现场录制,可不得露把脸嘛,他们跟早上介绍教学水平的其实没什麽区别,都是为了秀。
这种事余惟也懒得管,他大概能理解这种心态,毕竟这是人家学校,想听就听呗。
如果他是老师或学生,这种情况肯定很烦,上课还要被视奸估计浑身不自在,还好他都不是。
上课铃响后,余惟迎着学生的笑脸和整齐划一的「老师好」呆愣了片刻,在这一瞬间,他忽然感觉自己真的是个老师。
清脆响亮的声音里蕴含的尊重与期待,形成一股巨大的温暖的气流,瞬间将他包围。
这种眼神比演出开始前粉丝的视线更为赤诚和善意,这一幕冲击力十足。
「同学们好,都坐吧。」
余惟之前在节目里是演过老师的,但当他真进入到这种情境,他发现自己还是浅薄了,这两个字的分量比想像中的重很多。
虽说是作文课,但他还是简单讲了两句,田均在教案上有写,作文结构他还是懂得。
「可以开始写了,我念名字,一个一个来取作文本。」
余惟站在讲桌旁,开始按顺序往看作文本的名字,念一个发一个,顺带认一下人。
现在这批年轻人,应该已经过了「梓涵」「子轩」版本了吧……
「蔡雨蓓。」
话音刚落,第四排一个带着一点娇气的白净小女生应声而来,走起路来乌黑的马尾辫一甩一甩,看起来倒是蛮可爱。
余惟双手奉上作业本的时候她似乎有些受宠若惊,眼神甚至一度有些躲闪。
几个拍摄的摄影师对视一眼,这小子貌似有点太会了……
爸妈口中时常提起,鼎鼎有名的大明星,亲手给他们递东西,这种场面是可以记一辈子的。
以后这班学生怕是想忘也忘不掉他了。
余惟倒是没想那麽多,节目正拍着呢,他总不能单手把作业本甩过去吧,哪怕对小朋友,基本的礼貌还是要有的。
「潘振宇」「杨轶欣」「薛国鑫」「吴彦祖……嗯?」
看到一个呆头呆脑的小男生走上台余惟明显愣了一下。
你是吴彦祖,那我是谁?
这能重名还是有点巧的,他继续念了几个,发现其中四字名字还真不少,什麽「杨思梦渝」「姜安春宇」,喊的余惟一愣一愣的。
现在开始流行四字名了吗?
从文娱作者的角度,这种名字怕是会被读者嫌弃,主角叫「魏宇」大家不说什麽,要是叫「魏杰浦宇」,读者要开喷了……
四十五份作文本发完后,众人随即开始闷头开始写作文,时不时抬头偷看他一眼,倒也没什麽恶意,可能只是觉得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