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
又是一年的春天。
洛阳郊外,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
在和煦的阳光下,勤劳的农夫们猫着腰,弓着背,如同耕牛一般拖动着耕犁在翻土。有些富裕的地主家,则是让佃户们拿皮鞭驱赶着耕牛替代人力翻土。
还有不少人在挖掘堰塘与沟渠,从洛水中引水灌溉。
放眼望去,就一个字:忙!
石守信骑在马上,看着官道两旁田亩中的情景,不由得心生感慨。他离开时的春天,其实田间并未如这般忙碌。
他从潼关过来以后,所见所闻,都是和平与新生的气息。
大概是灭蜀以后,大家都看到即将上桌吃饭的场面,所以也能安下心来发展生产了。
只有桌上的饭食多了,吃到嘴里的才能更多。即便是权贵,也需要有序的剥削和压迫,他们同样反对动荡的局势。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地主还是佃户,他们的利益是部分重合的。
「现在佃户们的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十年后就难说了。」
骑在马上的石守信喃喃自语道。
他的部曲,家眷,亲信,现在全都在洛阳城以西的谷城屯扎,不许前往洛阳,只能在谷城听命。
而允许前往洛阳的人,只有石守信和作为幕僚的李亮,以及刘禅本人(不包括随员),最后就是坐在囚车里面的邓艾了。
一行人伴随着四个亲兵,加一起还不到十人。不得不说,这待遇还不如当初被锺会打发回长安的诸葛绪。怎麽看怎麽显得怪异。
但却没有一点办法,昨夜司马昭派人来,以曹奂的名义下达的圣旨,不听是不行的!
「石司马,这次朝廷的动向有点不对劲啊。」
李亮策马上前低声说道。
昨日接到朝廷的「圣旨」,让所有人都在谷城待命,只许个别人前往洛阳,李亮就察觉到这不符合常理。
石守信带兵返回洛阳,不能进城是必然的,毕竟不是司马昭的亲信兵马。但连郊外扎营都不允许,那就很反常了。
作为得胜而归的兵马,不该受到这样的待遇,他们又不是战俘!
正在这时,远处有十几骑沿着官道而来。走近了才看到,这些人都是穿长裤不披袍子,上身仅仅套着短袄而来的骑手。
只不过身上衣服并非军服样式,更像是某个世家大户养的私兵。款式大体一致,但颜色有黑有白有灰,各不相同,非常杂乱。
一眼的草台班子。
「止步!你们是什麽人?」
石守信拔出佩剑,指向这群来势汹汹的人询问道。四个亲兵策马上前将他护在圈内,手中弓弦已经拉紧了,全都是一脸警惕。
「艾艾杀我家人,今日只为复仇而来!
尔等都让开!」
为首那人对石守信应付了一句,随即一挥手,身后数十人便绕过石守信等人,一股脑冲到后方装着邓艾的囚车旁,举起弩机便朝着囚车里射去!
「贼子,快住手!」
石守信大喝一声,手中一拉缰绳,调转马头就冲了过去。
只可惜那些人似乎早有准备,看到囚车里的邓艾已经身中数箭,衣衫上一片血色后,也不恋战,转眼便朝着西面去了。
这些人来去如风,只几个呼吸间就将囚车里的邓艾射杀,显示出其身手不凡,绝非庸碌之辈。
石守信骑着马追出几十步开外,发现这麽追根本毫无意义,于是又回到队伍里。
他看到骑在马上的刘禅,已经吓得浑身颤抖,面色煞白,无奈叹了口气,只得放弃了追捕贼人的心思。
那些人是什麽人,他们为什麽要杀邓艾,实际上都是明摆着的。
只不过司马昭这个下马威,倒是给得很是时候啊。
早一点动手的话,石守信身边有数千兵马护卫在侧,这些人根本挨不到邓艾;
晚一点就进了洛阳城,司马昭就算是疯癫了,也不能派出刺客在城中杀人吧?
这洛阳郊外的,谁能想到居然还有马队冲出来杀囚车里的囚犯呢?
石守信心中自责,暗暗叫苦。只能说自己还是太高估某些人的底线了。
他来到囚车旁,却见邓艾死不瞑目,身上起码有七八支箭,其中一支正中喉咙!早就死得不能再死了!
事已至此,已经无可挽回,还好天无绝人之路,接下来走一步看一步吧。
石守信暗想,脸上却是波澜不惊,什麽情绪也看不出来。
邓艾若是进了洛阳城,那要不要给他定罪,怎麽定罪,定什麽罪,都是个令司马昭脑阔疼的大问题。
群臣们每每讨论一次,就等于是把司马昭拎出来扇耳光。
因为无论怎麽说,蜀地都是邓艾拿下的,而不是司马昭拿下的。对待这样一个功臣,无论是关押还是释放,都会让司马昭名声扫地。
所以邓艾死在路上最好!这样给司马昭省去了麻烦,也给朝廷省去了麻烦。
石守信想起刚才领头那人说是为了报仇,心中暗暗揣摩,只怕这件事最后会不了了之啊!
大概是为了印证他的说法,一炷香的功夫都不到,就又有一队人马迎面而来。
不过这次来的人一个个都盔明甲亮的,打着的也是禁军旗帜,偌大的「司马」二字绣在上面分外醒目。
这自不必说,一看就是洛阳禁军。
领头的那位年轻将军单独策马来到跟前,看着石守信行礼问道:「可是石守信石司马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