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2 / 2)

谢长锋:“勺勺,你打算怎么做?”

“等明日再看。”

翌日,谢明灼结束朝会,照例去文华殿听学。

八月末已是暮秋,一天凉过一天,稍有不慎,一觉醒来就着了凉。

昌蔚年纪大了,许是受了寒,讲课时经常闷咳,气色也不如之前矍铄。

他教得越发用心,并不局限于基础的四书五经,什么都讲,讲历史上的君王和臣子,讲各项国策背后的深刻意义,讲改革事件的必要和风险,也讲他年轻时候游历四方的所见所闻。

谢明灼听得很专注,她记忆力不错,但还是用笔记在纸上。

讲学结束,她恭敬送老师出门。

出殿前,昌蔚系上披风,捧着小圆罐,笑呵呵道:“公主留步。”

藏青色的披风很眼熟,还是谢明灼刚穿来时所赠,并不合身,昌蔚却依旧用它御寒。

“老师,保重身体。”

昌蔚望向她,目光有几分和蔼:“多谢公主挂怀,老臣记下了。”

黄华坊孟宅。

姜晴还未敲响院门,门就被人从内打开,对上一双隐含惊喜的眼睛,随后惊喜消散。

“孟姑娘……公务繁忙?”

姜晴点点头,可不是繁忙吗?

上午要上朝听学,下午要批阅奏本,比皇爷还忙呢。

“二娘子叫我来带你去官府过户。”

买宅子公主不会亲自出面,故宅子的主人现在是姜晴。

林泛虽觉奇怪,但想必是孟姑娘有什么不便之处,遂没有多问。

两人一路无话,去官府定了契,宅子正式落在林泛名下。

“我得去一趟东城集市,给二娘子添置物件,你要不要一起?顺便也帮忙挑一挑。”姜晴出了衙门说道。

同孟姑娘相关的事,林泛不可能拒绝。

这几日锦衣卫已摸清了宋千奇的行动轨迹。初入京城的他,对什么都很好奇,从东城跑到西城,从南城逛到北城。

跑遍了之后,决定在东城一家茶馆落定。

这家茶馆的说书生动有趣,闻名整个京城,每天客流如织,来迟了挤都挤不进去。

宋千奇每日准时排队,每次都能抢到最前排。

今日也不例外。

茶馆巳时末才开门,他卯时就起来占位子,身后随从还带着小马扎,供少爷坐下歇脚。

姜晴引着林泛,一路前往茶馆。

“昨日二娘子应与你说过了,深入贵州势在必行,你熟悉当地风俗地貌,又通晓方言,你去最合适不过。”

林泛点头,正色道:“这是带我去见宋千奇?”

他一个外乡人,贸然去贵州肯定会引起注意,但若通过宋千奇的关系,混进回去的队伍里,风险会小很多。

这个计划需要宋千奇“配合”。

宋千奇坐在茶馆门口,左手一盘烤鸭,右手一串葡萄,悠闲自在极了。

怪不得人人都想来京城,京城实在太有意思了,好吃的好玩的数不胜数,要不是大哥不同意,他真想在京城定居。

烤鸭是新鲜出炉的,烤得焦脆酥香,蘸上店家特制的酱料,简直美味绝伦,恨不得把舌头吞下去。

少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随性,周围看客虽已习惯,却还是暗道有辱斯文。

宋千奇可不管旁人如何看待,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