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1 / 2)

晴改头换面,扮成肤色黝黑二十出头的力夫,混进一支来自陕西的商队里。

她之前就已派人摸清陕蜀之间“报中”的盐商,挑选了一支还算老实的商队后,蹲守在路边,不着痕迹地展示了“巨力”后,就在商队管事热情的邀请下,加入这支商队。

盐商按照朝廷的招商榜文,将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向官府换取盐引,便叫做“报中”。

盐引可以看做是合法销售食盐的凭证。

这支商队负责将粮食运往陕西边镇,换到盐引后,再回到四川指定的盐场等候支盐,拿到盐后,再运往指定的地区销售。

但这道完整的程序,如今已十不存一。

运粮耗时耗力,守支还得看盐场脸色,更多的人将程序分割为两个部分,这就诞生了“截买盐引”之事。

商队的管事眼下也正愁着这事儿。

正值中午,商队停在路边歇息,他蹲靠在太平车旁,嘴里叼着旱烟,吞云吐雾。

烟雾中,他黑中泛红的脸写满愁苦。

“郑管事,咋了?”谢明灼一屁股坐到他旁边,粗着嗓子道,“烟都抽不痛快。”

她头发用粗布条束起,干了半天的“体力活”,已凌乱不堪。眉毛描粗,皮肤全都抹黑,兼身形削瘦,大家先入为主,只当她是嗓音不够粗厚的年轻小子。

姜晴棱角本就硬朗,扮起来比她还要像穷苦人家的青壮小伙。

“铁柱啊,你不懂。”郑管事触及她求知若渴的眼神,敲敲烟袋,咳了一声,“知道车上装的是啥子不?”

谢明灼摇头,她只是拉车搬货的力夫,怎能清楚货箱里装的是什么呢?

“是孝敬。”老郑眉心都皱成川字,“要是没些孝敬,咱支不到盐,晓得不?”

谢明灼似懂非懂点点头,姜晴也在旁憨厚陪着。

“郑管事,我和铁棍只晓得卖力气,别的啥也不懂,您教教咱。”

铁棍是姜晴的化名。

“中,我就好好说道说道,免得你俩不懂事得罪了人。”

郑管事吞吐云雾,望向高阔的天穹,“咱拿到了盐引是不错,可到了盐场,没个孝敬,给多给少,还不是那些盐老爷说了算。”

“哦。”谢明灼故作不解,“不是盐引子说多少,就给多少?”

“你瞧你,瓜不兮兮的,叫人卖了还乐呵。”

谢明灼闭嘴,示意姜晴,于是姜晴接着问。

“那都有了孝敬,您还愁啥哩?”

郑管事:“愁着要不要卖了这盐引子。”

“咋?”姜晴大惊小怪,“盐引子还能卖哩?!”

“小点声,”郑管事忙竖起食指,连嘘好几声,“大家伙儿都这么干,我也累了,以后就只运粮,不支盐了。”

“你是管事,能管人的都是大聪明,咱都听您的。”谢明灼憨憨笑道,“那咋卖哩?”

“大聪明”听上去是夸奖,但郑管事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想不出来索性不想,他再次敲了敲烟袋,神秘兮兮道:“到了就晓得喽。”

第87章

◎巡盐御史◎

蛇有蛇路,鼠有鼠道。

再老实的商人,也有见不得光的消息渠道。

郑管事刚从陕西运粮回来,手里攥着盐引,带领商队力夫们,于黄昏前行至苍溪县南郊一座小镇。

夜幕即将降临,本该陷入寂静的小镇,却倏然燃起一条火龙,那火龙盘踞在小镇西南偏僻处,入夜之后竟人头攒动,商旅如织。

郑管事打听到的买卖盐引的黑市,就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