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干什么。”李不凡抬着唇角,手在季一南腰侧不轻不重地拍了下。
后半程都是上坡,越往高海拔走,植被就变得越矮。
好事是两侧的雪山更清晰了,脚下是草甸,为了景,李不凡坐在山坡上,几乎躺下来。
“拍到没?我看看。”宋朗白走到他身边。
两个人检查完照片,去找在另外一侧的季一南和小七。
他们凑头蹲在一起,季一南拿着剪刀,手里是一株叶片宽大、花瓣狭窄的蓝色植物。
“是浪穹紫堇。”小七开心地晃了晃封好的塑料袋。
一天时间不够他们走到目的地,到了适合扎营的位置大家就停下来,准备休息一晚。
他们总共五个人,帐篷带了两顶。
野外扎营,几个人都很有技巧,不需要那么多人手。
季一南看了眼时间和天气,跟小七商量:“你们搭帐篷,我再走两公里去放相机。”
他们这次打算去高山流石滩架相机,拍摄完整的植物生长过程。
现在是下午两点,虽然时间还早,但再走两公里,海拔能提升好几百米,山上天气多变,不能说是完全安全。
“我看过天气了,一小时内应该还好,流石滩我们去过的,就在前面,我很快就能回来。”季一南已经做好打算,他把红外相机从小七包里拿出来。
“好吧好吧,”小七知道季一南经验丰富,“那你注意安全。”
“我一起吧。”李不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站在季一南身后,他把暂时用不到的装备从包里拿出来,身上轻了不少。
很快他们继续往前走,李不凡没带相机,一路上只用眼睛观察着周围。
季一南好像已经把这条路走过很多遍了,他不需要看任何导航,也能准确地带着李不凡找到那片流石滩。
可能今天运气很好,季一南没花多少时间,就在流石滩中发现了刚刚发芽的半荷包紫堇。
红外相机需要简单伪装,季一南和李不凡一起蹲下来,用旁边的石头垒一个中空的石塔。
“你不是说你来云南也没几个月吗?”李不凡好奇,“怎么感觉你好像已经在这边生活很久了,这么多山这么多路,你哪里都清楚。”
“我在实验室里待的时间少,在野外待的时间多。”季一南说。
“所以你最开始想做这件事,是因为喜欢户外是吗?”李不凡猜测。
“我的本硕的专业都是数学,博士才学了植物。”
和李不凡不同,季一南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规划。他没有特别喜欢的事,也没有特别厌恶什么,单说兴趣爱好,远不及李不凡丰富。
因此在挑专业的时候,季一南也挑了一个外人看起来会觉得枯燥乏味,但会让他以后拥有更多选择的专业——数学。
威斯林顿学校的学费普遍很贵,但李不凡并不太想用家里的钱读书。
他卖掉了自己绝大部分的画,几乎凑齐四年的学费,决心和家里做切割。
到威斯林顿之后,尽管他们是最好的朋友,但也没有立刻住到一起,为此,季一南和李不凡甚至有过短暂的争执。
两个学校之间相隔三十五公里,虽然常常有早课,季一南还是想和李不凡一起租在他的学校旁边,自己可以买辆车,道路通畅的情况下,大约也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到学校。
但这个方案被李不凡反对,理由是季一南早课太早,晚课又太晚,总是来回影响他休息。李不凡总是明白他在想什么,又说希望季一南不要把他当成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看待。
他这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