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2 / 2)

始皇也根据孙儿的话,提起朱笔在自己刚刚记录下来的食谱上进行了增注:

【一、豆芽者,须熟煮而食。体虚者忌多食。】

【二、煮浆之法,初沸之时,浮沫上涌

,此乃假沸之象,未可饮也。须复煮之,俟其真沸,方可取用。且豆浆性寒,空腹饮之非宜。】

看到大父用墨笔写美食制作流程,朱笔写注意事项,秦缨虽然一个字都看不懂,但却莫名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大父行事这般严谨,他也觉得自己朗读的责任更重了,遂更加认真地用小奶音接着朗读了下去,把豆腐、豆花、油豆皮、豆干的制作流程全部给大父读了出来。

站在门口的赵高就看着爷孙俩一个咿咿呀呀地连说带比划,说的天花乱坠的,另一个毛笔飞舞着速记,既听不懂小的究竟在说什么,也看不到大的究竟在记什么,只是趁着给爷孙俩端水的时机,瞥见陛下写出来的竹简一卷又一卷地在漆案的一角高高摞了起来。

认真做事之时,时间往往都是过得飞快。

当窗外的红日渐渐开始西坠之时,说得口干舌燥,连着喝了两杯蜜水,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给自己大父打了大半个时辰的“婴工”后,秦缨就被自己万分高兴的大父抱在怀里,爷孙俩沿着宫殿之间悬空连接起来的天桥在漫天红霞之中,低头看了看宫中的渭水水面上迎着夕阳跳跃的鱼群,又欣赏了一番他大父模仿六国宫殿建造在渭水北岸的大型宫殿群。

天色擦黑之时,在满宫人的注视之下,圣眷浓厚的小安国君与皇帝陛下同食一案后,领了一堆赏赐,又被赵高小吏赶着马车安全护送回了长公子府。

第二天,下午同样的时间,午睡睡醒的秦缨又收拾利落,坐着赵高的马车,去章台宫的书房内借着昨日没读完的食谱,接着往下给大父读了千张、豆酱、压榨豆油的流程。

等小奶娃连着在章台宫内打了五天“婴工”,把吃不完的老豆腐改造成毛豆腐、臭豆腐的制作方法都给大父一一朗读出来后,自此,满门忠烈的老豆家从年轻到年迈的所有豆子算是被勤奋好学的皇帝陛下给彻底研究明白了。

看着那亲笔记录出来放了满满一箩筐的豆制品加工食谱,始皇抬手抚着自己下颌上的短须,眼中有欣喜的亮光,非常满意,作为另一个从头参与到尾的大功臣,缨小胖墩儿看着大秦版的豆制品加工食谱,也忍不住心生自豪、从内心深处涌起来了一股子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满足感。

一箩筐新鲜出炉的豆制品食谱被陛下打包送到了庖厨内让一众宫廷厨子们潜心研究。

少府内的石匠和铁匠负责人也被陛下紧急宣诏到了章台宫内,待两位匠人对着《美食食谱》上的石磨图片和铁锅图片认真研究了一刻多种的时间后,加上一旁皇长孙贴心的婴语指点,以及皇帝陛下的同声传译,三管齐下,两位匠人用白色绢帛将石磨和铁锅的图样仔细绘画下来后,给陛下和皇长孙报了个大概时间,就急匆匆地带着图绢回少府内加班加点的忙活了。

三日后,宫中专门舂米的地方就多出来了六个一字排开的大石磨。

又过了五日,皇帝陛下就在章台宫内吃到了庖厨精心制作出来的豆制品,豆芽菜清香爽口、豆腐脑滑嫩香滑、软乎乎的豆腐块老少皆宜,甚至加在鱼丸汤之中被切成细丝状的豆腐皮吃着都有了鱼肉的香味,豆制品的美味远超陛下的想象。

盘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