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2 / 2)

吕家是齐人,在老秦人的地盘上没有任何根基,她即便考上治典郎的头名又如何人生地不熟的独自一个人跑去离家两千多里地远的繁华都城,不知道得撞多少次头,踩多少坑呢。

可是自己一人带走家中七成家产,纵使是大兄、二兄、大姐没有想法,大嫂、二嫂都有儿女了,怎么可能会愿意呢。

她的眼睛余光瞥见坐在不远处的大嫂、二嫂都开始拧帕子了,显然是心中不舒服了,为了整个家的和谐,吕雉还是摇头道:

“阿父,不用了,我去咸阳城内是编书的,一个小吏罢了,没有哪个大人物会故意同我过不去的。”

“我先去咸阳城中看看,等以后真的用到钱财再给家里送信吧。”

吕媪听到这话,也认同地点了点头道:

“孩他爹,我觉得你这想法虽然好,但是太过冒险了。”

“我倒有个更稳妥的法子。”

“什么法子?”吕公好奇的看向自己夫人。

其余人也都跟着看向自己母亲/婆婆/大母/外大母。

吕媪看了俩儿子一眼,笑着道:

“我觉得此番雉儿入秦的时候,可以让泽与释之陪着她一起去,让他们兄妹三人带走一半家产。”

“待到三人去咸阳之后,相互扶持,雉儿就去忙着编书的差事,泽、释之就去咸阳城内寻摸一处适合的房屋,租赁下来。”

“咸阳城毕竟是帝都,在哪里发展肯定要比在沛县窝着好,等过几年,他们兄妹仨在咸阳城站稳脚跟了,咱们老两口就带着家中其余人从沛县去咸阳投奔他们仨。”

“我们家的家底虽然不能让咱们在咸阳也过上舒适宽绰的生活,但是过上普通的小门小户的生活想来还是能负担的起吧?”

听到自己夫人这话,吕公又捻起了胡须。

吕泽兄弟俩的夫人也不纠结的扭帕子了。

片刻后,吕公终于拍板了:

“行,那就依夫人所言,今日刘季说等下个月岁首时,会有从沛县去秦地的商队,县令有这方面的关系,过几日我带着礼物去一趟县城拜访一下县令,让县令帮忙递个话,到时让泽和释之陪着雉儿一起去咸阳。”

“雉儿到那里后就专心做编书的差事,泽与释之,你们俩多在城内寻摸看看,寻一处合适的房屋先租赁下来。

“等一年后,雉儿对自己的差事熟悉了,你们兄弟俩也熟悉咸阳的情况了,三人就坐在一块好好商量商量,寻一处宅子,就算是地段差了些、宅子小了些,也没关系,能住下咱们一家人就行了。”

“到时为父自会再想办法带着家里其余人搬到咸阳,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无论生活在哪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