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8(1 / 2)

水,连说带比划地快速将早市上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给县令大人讲清楚了。

听完士卒的禀报,黄县令和做客的项梁眉头都拧的要打结了。

老县令捋着下颌上的斑白胡须,拧眉看着领头的士卒一脸不可置信地复述道:

“你们这是对本官说,今早上有个内史大人不声不响地从咸阳跑来了淮阴的早市,不仅对一个被屠夫欺负的小乞丐出手援助,还亲自上脚狠狠教训了那个年轻屠夫”

“对,县令大人确实是这样,那位高官拿着的令牌用金漆大篆明确刻着[咸阳内史蒙毅]的字样。”

“咸阳内史蒙毅。”

老县令只是一个偏远楚地小县城内的老楚人对咸阳高层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很清楚。

他蹙眉念叨着这六个字,转头看向身边这位昔日楚国的最后守门大将项燕老将军的幼子。

项梁抿唇点头叹息道:

“黄兄,咸阳确实有这么个高官,是秦国已故上卿蒙骜的小孙子,若是我没记错的话,这蒙毅内史还有个亲哥哥在戍边抵御匈奴。”

“蒙氏一族从齐地迁移到秦地后,蒙骜往下爷孙三代,从秦昭襄王起都非常受历代秦王看重。”

“若是来人真的是蒙毅的话,看来他是奉秦始皇之命来楚地执行什么重大任务了。”

老县令捻须点了点头,又看着面前的四个士卒出声吩咐道:

“你们速速去查一下那个蒙内史在哪里落塌了。”

“诺。”

四个士卒俯了俯身,正准备转身,就看到又有一个仆人急匆匆地走到了大厅外面,对着坐在里面的老县令着急地俯身禀报道:

“家主,家主,有件大喜事发生了。”

“什么事儿啊?”

老县令诧异地伸脖往外看。

站在门槛外的仆人立即喜气洋洋地俯身禀报道:

“家主,县衙外来了几个早市的摊贩,他们高兴地嚷嚷着说,今日上午从咸阳城来了个叫蒙内史的高官,跑到早市上,对我们淮阴一个名叫‘韩信’的南昌亭男娃娃说,皇长孙殿下要见他!”

“什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还没搞懂天降的“蒙内史”是怎么回事儿,竟然紧跟着又来了一个“皇长孙”!

心中大骇的老县令直接惊得从坐席上站了起来,一脸诧异地看着项梁抚掌道:

“项先生,这可真是奇了怪了!好端端的,怎么咸阳的贵族们突然把视线移到我们淮阴了?”

项梁也跟着从坐席上站了起来,他心中的困惑并不比老县令少一星半点儿。

如果他不是非常确认他现在还没有做出什么反秦之事来,他都怀疑这蒙内史是特意从咸阳跑来查他们项家叔侄俩了。

项梁蹙眉稍稍想了想,就对着黄县令一脸诚恳地拱手道:

“黄兄,依我看这事有蹊跷,您最好还是派两路人,一路人去查查那蒙内史在县城内的落脚处,另一路人快些去查查那个名叫‘韩信’的小娃娃究竟是何许人也吧。”

“对对。”

黄县令边点头,边招手吩咐手下的士卒去办差。

……

暮色时分,南昌亭。

亭长看着从县城内快马加鞭奔来的士卒简直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