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捞针更困难。
好在蜀山宗主有先见之明,把三清铃借给了他们。这件法宝对邪气十分敏感,判断出哪个方位的邪气最浓,就会朝着那边疯狂摇动,叮叮地响着,引领众人的步伐。
就这样前进了数日,众人都明显感觉到,林子里的光线越发昏暗,纵然是白天,也显得十分阴森。
空气愈发潮湿,还渗入雾气一样的乳白色泽。树干上结着厚厚的青苔,如同汲满水的墨绿绒毯,时不时能看见有黑影在上方的枝丫飞快爬过,必须先斩开交织在前方的荆棘和藤蔓,才能继续前行。
妖物亦会观察对手,恃强凌弱。由于他们人多,又都是灵力高强的修士,一路倒也没有遇到什么袭击。
不过,随着深入南境腹地,在周围游荡的邪祟的密度上升,就算它们不攻击蜀山一行人,那无处不在的邪气也会影响三清铃的效果。道理就好比在一张墨渍斑驳的水墨画上找一个黑点,远比在雪白的宣纸上找一个黑点要困难。
进入南境腹地后,三清铃已经整整一天没有响过了。
陆鸢鸢走在队伍中,就在这时,她的余光突然瞥见,有灰絮似的东西飘飘扬扬地从她颊边落下。
她顿足,微感意外,抬头望向远方阴沉的天空。
自打进入南境,天空就没有放晴过。不过此刻,她还是看见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天空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纹路,弯弯曲曲的,有点像地图的等高线。
由于下方有云雾遮蔽,又无法窥见全貌。
陆鸢鸢微微一眯眼,觉得有些熟悉,却说不清那种熟悉感从何而来。
除了她,可还有人注意到这异象?
陆鸢鸢转过头,视线越过人群,一下子就看到远处的段阑生。
那天,段阑生突然向她告白。她自然是不准备答应的,可为了拖延时间,稳住他,就委婉地说自己想考虑一下。
她以为段阑生会感到挫败。结果,对方非但没失望,还笑着看她,说了声“好”。之后这一路,他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态度不改、寸步不离地跟着她。
不,不对。
其实还是有改变的。
那就是,这厮的一举一动,都莫名其妙地多了一种名正言顺的气息,心情似乎相当不错。
不过,今天进入南境腹地后,段阑生就一反常态地离她很远,走得也比较慢。
此刻,望着天上那些怪异的云,他微微抿住唇。也是在这会儿,陆鸢鸢才注意到他的面庞没有一点血色,身体似乎有点不对劲。
这时,众人突然听见,安静了一天的三清铃,突然无风自摇起来。“叮叮叮”的清脆金属撞击声,如同战前密集的鼓点,扯紧所有人的神经。
齐怅立即停步,凝神肃目,以掌风扫开迷雾。只见前方出现了一个分岔路口,一大一小,通向两个不同的方向。道路两旁都是弯曲的树木,尽头通向未知的幽处,像两张吃人的嘴。
其中,三清铃对左边的路反应更大。齐怅试探性地往左边走去,果然,越是靠近,怀中的金铃就摇得更是剧烈。反之,则动静一路减弱。
剑宗的高阶弟子沉声说:“看来就是左边了,大家保持警惕,都跟我来。”
齐怅收起金铃,眼看年轻的弟子们都进入了左边的甬道,正要抬步跟上,就听见身后传来段阑生的声音:“师兄,我想去那个方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