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房里。林芝听得清清楚楚,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半响便见林森背着手进了灶房,厚着脸皮笑道:“卖出去二十盒重阳糕,真不错呢!”
林芝沉默一瞬:“……真不错。”
她已经不去想生意的发展为何如此奇奇怪怪——爆卖的烧鸭,变成鸭血米线汤添头的重阳糕,呵呵,就算卤鸭头也迎来抢购热潮,也不会让她有任何变化。
林芝想到这里,思绪一顿,怀疑自己是立下了什么不得了的旗帜。她伸手拨去漂浮到水面的血沫,将煮熟的鸭血捞出待用,熟练地盛出一碗碗鸭血米线汤,搁在托盘上:“鸭血米线汤好了。”
“来了。”目送宋娇娘端着托盘往前面去以后,林芝忍不住反思一二:莫非自己一开始便走错路,不应该开盖浇饭,目标直指小碗菜馆,而是应该直接开烧鸭铺吗?
“林小娘子,好久不见。”
“嗯?”林芝猛地从思绪中抽回心神,冲着来人打招呼:“刘匠人好,您来得好早。”
“原本想避开营业时间,趁你们开门以前把活计做了,没曾想竟是撞上你们做生意的时间,真是不好意思啊。”泥瓦匠刘师傅难为情的同时还有些疑惑,他得到消息时还打听过,听说林家人是不做早食生意的。
直到一帮人到门口
才发现,堂屋里不但坐满了顾客,而且还充盈着一股奇妙的香味,让人不禁回想起那几日的吃食来。
“不是刘匠人的问题,这是意外,意外。”林芝摇摇头,与刘匠人说了几句闲话。
待宋娇娘送完餐食,从前面回来,她便领着刘匠人往后院去:“劳烦刘匠人您几位又跑一趟,着实是一个窑炉忙不过来,想在院子里再砌一个。”
“您家的院子地方有点小……”刘匠人走到院子里,扫了一眼正在超负荷运作的窑炉,而后又把不大的院子转了一圈,心里苦恼得很。
宋娇娘听出刘匠人的迟疑,指着窑炉旁边那块地,小心翼翼问道:“您瞧,这边如何?”
其实上回将窑炉砌在外面,也是无奈之选,一来是灶房里空间狭窄,二来窑炉烤制时温度较高,冬日还能将就,到夏日真真是要闷死人的。
可他们家的院子总共就这点大,剩下的地方都被水井、田地和两只小鸡崽占据了。
昨晚上一家三口说要再建窑炉时便愁了一回,时下更愁了。
“那边不行。”刘匠人耐心解释道,“咱们砌好的窑炉,需要阴干两日方能开始使用的,否则里面石壁容易开裂破损,难已长久维持温度。”
“可我看你们窑炉正在使用,而且一时半会不会停吧?”刘匠人看了一眼宋娇娘,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这就是了,放在旁边左右两侧的温差太大,只怕凝固效果不好。”
刘匠人否决了宋娇娘的意见,而后左右查看片刻,走了几步,来到鸡笼的位置。两只小鸡崽对陌生人的到来显得很是不满,叽叽叫着扑了出来,小鸡头部已长出不少羽毛,正处于尴尬期,丑萌丑萌的。
“你们两个,去去去!”宋娇娘随手拿起扫把挥了两下,把小鸡崽赶到一边,好让刘匠人确定确定地方。
“这里如何?就是会挤压到田地的部分,这里需要填掉一部分,免得高高低低,你们走起来容易磕绊到。”刘匠人量了尺寸,尽量向宋娇娘比划出需要的大小范围。
“行,我们都可以。”宋娇娘没有意见,爽快地同意了。
术有专攻,像他们不懂这些的人还不如听专业人员的话。
刘匠人见宋娇娘好说话,也是心下一松,赶忙招呼着徒弟帮工帮着挪开鸡窝,将那片地方种的小葱和生菜等物一并挪到盆里,尽数转移到堂屋墙角边。
宋娇娘见后院热热闹闹,她也回到堂屋里帮忙。刚走进去,宋娇娘便见林森生无可恋地坐在凳上,铺门已是再次合拢上锁。
“森哥,你怎么把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