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可是邻里,客气啥。”余娘子热情地推着宋娇娘上车,“再说上回芝姐儿还帮我琢磨饮子呢,快过年了咱们家饮子铺生意也一般,倒不如来帮帮你们。”
宋娇娘推拒了几句,见他们真心帮忙,便笑着应下了。
这一幕恰好落在花娘子眼里,她倚在自家笼饼铺的门口,看着四人和乐融融离开的背影,喉头动了动,一股子酸涩直往上涌。
往日,余娘子与她最好了,谁家做了新吃食,总会想着给对方送些,逢年过节
更是常常走动。
可自打宋娇娘搬来,余娘子的心便全偏了。不仅平日里见了她,要么低头绕着走,要么只淡淡应一声,连多余的话都不愿说,而且连年年都送的特产也没了踪迹。
“哼,真是瞎了眼!”花娘子越想越是郁闷,往地上啐了一口,转身回到屋里。
屋里,郑掌柜正把刚蒸好的笼饼往架子上放,见她脸色难看地进来,还没开口,就听花娘子抱怨:“你瞧瞧余娘子那副模样!巴巴地凑上去给林芝记打下手,又是搬东西又是推车,跟个仆佣似的,半点脸面都不顾了。”
郑掌柜端着蒸笼的手顿了顿,待放好以后方才转身:“你还有脸说人家?人家放低姿态是为了邻里情分,你呢?前阵子还跟人吹你弟弟是书铺老板,结果呢?被余娘子捅出去,说你弟弟就是个在书铺打杂的,你那会儿怎么不嫌丢人?”
这话像针一样扎进花娘子心里。她先前为了撑脸面,跟余娘子与其他街坊吹嘘弟弟是书铺的掌柜,没成想余娘子可不是吃了亏往肚子里吞的主,转头就把花娘子的弟弟不过是书铺里的伙计,连账本都摸不着的事传开。
这事传开来,不少人背后笑话花娘子,让她好长一段时间没敢出门。
郑掌柜也是听街坊闲聊时才知道这事,心里本就憋着气。
此刻他见花娘子还在抱怨别人,更是没好气道:“你日日就知道惦记你娘家那点事,可曾想过咱们家?我那侄儿还想着跟林芝记合作,好帮忙销售烧鹅赚些银钱,就因为你先前跟宋娇娘闹过别扭,我都没脸去跟人家开口!”
花娘子先是愣了愣,随即脸色涨得通红,声音也尖了起来:“我惦记娘家怎么了?那是我亲弟弟!难不成看着他受穷?倒是你,侄儿的事跟我有啥关系?林芝记再好,能给咱们家带来好处?”
“你懂个屁!”郑掌柜被她双标的行为气笑了,“林芝记烧鹅的名气有多大?你知不知道他们家昨日在预热活动时都卖断货了!?要是能跟他们搭上线,且不说靠烧鹅赚到钱,起码能与吴掌柜家一样尝到点甜头,你倒好,光顾着置气,把好事都搅黄了!”
余娘子对宋娇娘和林森夸夸夸,对林芝更是大夸特夸,直把对方说得是天下第一。
虽然内容略有些夸张,但郑掌柜也从旁人口中得知余娘子家新推出的热饮子里,也有她的手笔。
郑掌柜知道以后,可谓是如遭雷击。若是花娘子与宋娘子相处得好,那是不是自家生意也能往上爬一爬?
想到这里,郑掌柜愈发不满。
花娘子红了眼,伸手去推郑掌柜:“我搅黄的?明明是你自己没本事!”
郑掌柜被她推得后退两步,一头撞在蒸笼上,将最顶上的蒸笼撞得歪倒,数只笼饼滚到地上:“你说什么?瞧瞧你做的好事!”
随着夫妇两人的争吵声越来越大,几个原本想买笼饼的食客刚走到门口,便悄悄转身走了。
只有几名闲的没事做的婆子凑了过来,竖耳偷听着里面的叫骂声,顺带添油加醋地说起闲话来。
林芝也听到外面的动静,她探身出来瞧了一眼,确定是从花娘子家传来的声音后,又冷漠地转了回去。
不是她不爱八卦,主要是她都快忙死了,完全没心思八卦!
别说林森和宋娇娘,林芝脑海里也蹦出两字来:招人。
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