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是,人人称道呢!”宋娇娘听到这里,得意得很。林芝记花酥继烧鹅以后,已成为林芝记的另一招牌,每日销量超过两百盒,以单件四枚,每一枚售价四十文,日营业额便有三十二贯起。
事实上店铺售出的礼盒装中,大份十六枚和八枚的占了绝大部分,故而日销售额通常能达到八十贯左右,加上散卖的其余吃食以及预定的特别款式,光是这一项日进账便超过百余贯。
“那娘也该知道汴京城里的果子铺,已有七八家出了相仿的花酥吧?”林芝反问。
宋娇娘点点头,这般火热的生意自然引发汴京上下各家果子铺的效仿,故而自家女儿每月会推出新口味的新品,又或是顺应季节节日出一出新品,时不时加一些别的果子进去。
“我想为后面的端午节做做准备。”
“怎就突然说到端午节了?”
“我这回要做的便是粽子的馅料。”
“……粽子的馅料?那不就是豆沙什么的?”宋娇娘更加糊涂了。当下的端午节,诸人以甜粽子和甜糯米团为主,不是往里塞馅料,而是将做成三角形或圆形的糯米团放在粽叶上,往上浇上甜甜的蜂蜜。
当然若是富贵人家,便会往里放入豆沙,再往上浇上一层蜂蜜,一口下去,满嘴都是甜味。
林芝上辈子是咸党来着,不过做的甜粽子也不少,这辈子对待粽子的态度如同上回对待馄饨那般,反正顾客爱吃什么,咱们就主打什么,故而准备甜口粽子是势在必行的。
她见宋娇娘没听懂,捡起一颗青枣来:“我准备在粽子的内馅上改良一番,市面上的枣脯味道尚可,但还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程度。”
“你是打算亲手做枣脯?”宋娇娘总算听懂了,然后又是震惊:“把枣脯放进粽子里吗?”
“嗯哼,枣泥可是完美的搭档。”林芝干劲十足,把一袋子红枣都倒进缸里,清洗干净:“娘,你去前面喊几人过来,来帮我处理青枣。”
“好嘞。”宋娇娘往铺里唤了
几人,而后也加入去枣核的队伍。手持特制的刀柄,从青枣的尾端凹陷处垂直插入,取出枣核。
她把去除枣核的青枣放在盆里,接着会有下一个人接手,用特定的工具在枣身上划下深度一致的刻痕。
这些刻痕能让青枣在稍后的炖煮时,尽可能吸收甜蜜的汁水,化作香甜的蜜枣。
林芝则将处理好青枣拿进灶房里,倒入锅里,加入蜂蜜和石蜜,再舀入没过青枣的清水,用猛火炖煮。
林芝手持锅铲,不断翻动锅里的青枣,能否成就上好的蜜枣,最关键的便是她手上的动作。
随着热力的催动,蜂蜜和石蜜皆融入清水之中,翻出晶莹的泡泡,将每一颗青枣都裹得严严实实。
这般的翻拌炒制,需要持续半个时辰以上。尽管胳膊酸麻,林芝也没有让别人接手的打算,而是按部就班地操作。
直至甜蜜的枣香充盈整个灶房,锅里的青枣褪去青色的旧衣,裹上琥珀色的新外套,变得金黄润泽,林芝方才将其倒出,至与盆里平铺晾凉。
全部蜜枣做完以后,宋娇娘捡起一颗放入嘴里:“好甜!”
“还没有做完呢,不准偷吃!”
“还没做完?”宋娇娘看着林芝往库房里搬了几个炭火炉子,又将晾干的蜜枣丢进镂空的竹笼里,搁在炉子上用小火慢慢烘烤。
这般的烘焙,起码还要三日。
期间林芝反复进入其中,调整火力,给蜜枣翻面抖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