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被李暮歌一句接一句的质问,问得哑口无言,最后恼羞成怒,直接说出她的目的。
李暮歌见淑妃确实是不知道别的了,明白淑妃现在基本上不能调用覃家的人脉了。
看来在十公主和十一皇子死后,覃家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淑妃,导致淑妃知道的消息少得可怜。
但连淑妃都清楚大驸马的堂姐在南疆,那又有多少人知道,十年前死的那位才人,是大驸马的侄女呢?
宫里又有几人知道,当年是六公主杀了才人,良嫔明知此事,还想尽法子将此事遮掩过去?
李暮歌摸清了此刻淑妃的底后,就让淑妃先离开了,今日她还要接待其他人,没办法和淑妃好好谈。
淑妃走时不太情愿,但到底不敢和李暮歌撕破脸,她现在能指望的也就只有李暮歌一人了。
等淑妃一走,大公主就到了。
大公主没跟李暮歌说其他,过来主要是吊唁六公主,随后又是一堆人上门,连荣阳都派人来了。
六公主活着的时候,人缘不是很好,死了之后倒是高朋满座,每个来吊唁她的人,都带了几分真情实感的悲伤。
等天快黑了,春和宫才安静下来,颜士玉来了宫里,特意陪着李暮歌。
她也帮忙做了不少事,最后累得都有些走不动道了。
趁着屋中没外人,颜士玉说了她今日从祖父那儿听来的消息。
“宫里接二连三的出了丧事,陛下已经决定过段时间去青龙山上祭拜天地神灵祈福,清扫宫中晦气,陛下点了太子随行,过两日便动身。”
李暮歌一点儿都不意外,宫里连着死了四个皇嗣,皇帝再心大,也会觉得有问题。
“殿下,之前你递上去的折子,今晨陛下拿出来说了两句。”
颜士玉不意外李暮歌对祈福一事没反应,主要是这事儿跟李暮歌什么关系都没有。
李暮歌还没有踏足朝堂,皇帝祈福带谁也不会带她去。
今日谈话的关键在于那张折子。
“科举的折子吗?各位大臣有何见教?”
李暮歌算着时间,皇帝也该动一动她的那张折子了,果然,他今晨就拿出来说了。
“意见不一,大部分是反对,听祖父说,他们的反应很激烈,尤其是以杨家为首的官员,差点儿没把紫薇殿给掀翻了。”
颜士玉说着,频频咂舌,以前她没去了解过官员上朝,一直以来,她都觉得大多数官员应该和她祖父差不多,一把胡子,老神在在地站在一旁,等别人说完话,才慢条斯理开口,讲述自己的意见。
结果真的了解了上朝后,她此前所有想法,全部推翻了。
上朝时,大臣们一言不合开始对骂,甚至动手都不在少数!皇帝也没法子,高声呵斥没什么用,总不能让禁军到大殿上制止朝臣吧?
那些朝臣他们有时候吵起来,完全是意见不一,但初心都是好的,是为了大庄着想。
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任由他们对骂对打,一直到得出一个结果来。
颜士玉了解其中内情后,便觉得皇帝那个位子,不是一般人能坐得了的。
“看来他们的反对不止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