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8(2 / 2)

“太子,天下庶民最爱听得,便是高官显贵们的私事,最爱看得便是复仇成功的戏码,吴王与杨家女郎走得近,被误认为杨家人,叫屡试不第的寒门子当街砍死,这事儿肯定在庶民之间传开了,太子之名想来也会随着流言,传遍大江南北。”大公主说到最后,笑意彻底压不住了,她冲太子拱了拱手,“名声大振啊,恭喜太子殿下。”

太子差点儿没被大公主气得背过气去。

李暮歌在旁边看着,心里为大公主的攻击力竖了个大拇指,太强了我的姐!

太子看了看大公主,又看了一眼明显在忍笑的李暮歌,最后甩袖哼了一声,抬腿进了梧桐殿。

刚刚皇帝的咆哮声消失了,显然气已经消了大半,此刻进去还能劝一劝皇帝,博个孝子的美名。

太子宁愿跟暴怒的老登同处一室,也不愿意站在这里,面对嘲笑他的敌人们。

这心里素质可太差了,李暮歌想,要是太子知道表面上支持他的杨家,其实蛇鼠两端,还不疯了?

“该进去了,长安,进去后少说话,这事儿与你无关。”

大公主怼了太子,心情大好,顺便提点了一句李暮歌,让她进去别妄图安慰皇帝。

李暮歌乖乖点头,跟在大公主身后进了殿内。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皇帝坐在上位疲惫合眼,左手支着头,右手捏着写满常怀忠供词的折子。

太子已经劝了一番,收效不错,皇帝面上的怒容消去不少。

“常怀忠,犯上谋反,以谋大逆之罪名论处,即日行刑,务必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谋大逆为十恶之二,仅次于谋反,常言道十恶不赦,就是说这个罪名不能赦免。

李暮歌之前特意查过罪名,不出所料,是谋大逆。

谋大逆不是要人全家性命的刑罚,留在常家做替身的忠仆算保住性命了。

谋大逆的判决一般是主犯从犯皆斩,直系血脉男的十六以上全杀了,十五以下以及其余女性亲眷通通为奴,然后抄家,部曲田宅没官,叔伯兄弟与其子,流放三千里。

留在常家的仆从本就是奴隶,如今还是奴隶。

谋大逆对常怀忠来说,是真算不上什么,常怀忠有个儿子才七岁,不会被判死,他儿子现在是常家某个忠仆的儿子,本就是奴籍,没有改变。

常怀忠父亲早死,他的叔伯兄弟们要流放三千里,中途完全可以做手脚,将人秘密安置起来。

所以这个罪名落在常怀忠身上,堪称无人伤亡结局。

李暮歌抬头看了眼气到眉头紧锁,一夜之间犹如老了三四岁的皇帝,如果他知道真相,怕是会被气吐血。

常怀忠死了,可他的清名留了下去,他本质上并非要反抗皇权,所以人们没有对他的事缄默其口,而是谈论起科举舞弊成风,世家一手遮天的现状。

接下来几天,舆论并未因为常怀忠的死而平息,反倒愈演愈烈,吴王私底下的“小爱好”不知从哪儿传出去,传得满城风雨,他害死的那些冤魂,终于有口伸冤了。

借助万民的口,冤魂们将自己的苦楚一一说明,无名无姓的死者,终于等到了一个公道。

吴王就像是阴沟里的老鼠,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