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9(2 / 2)

让太子坐主位,太子说今天大喜,他不该坐主位,跟成国公让了半天,最后主位空着了,太子坐在主位左手第一的位子,右手第一位子就是大公主,李暮歌坐右二,荣阳坐左二。

崔家夫妇坐在末位,成国公坐在了左三,崔珏父亲坐在右三,母亲则去了主桌陪同其他宾客。

这样就和谐统一了。

李暮歌挺满意这个座位安排,她一抬头看见了对面的荣阳。

说来,李暮歌有一段日子没见过荣阳了,她记忆里的荣阳是个特别高傲的人,成日里鼻孔看人,对谁都满是不屑。

现在的荣阳跟以前差不多,只是在看李暮歌时,终于正视她,而非和以前一般鼻孔看人了。

李暮歌现在不是个可以忽略的小透明了,她主持的科举改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说还没有进行会试,正视使用改制后的规则,但她能将科举改制推行到下面,没有遇到特别大的阻拦,这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只差临门一脚,不会再有任何意外。

有了政绩加身,哪怕皇帝并没有表现出对李暮歌的特殊优待,其他朝臣和皇嗣也不能无视她,她在朝廷上已经是个有名有姓的人。

看李暮歌几乎每隔几日就会上朝,每次上朝都有事启奏,便能看出,她是个手握实权的公主。

荣阳会无视被困在后宫,没有一丝声响的十四公主,她不会无视,走上朝堂,站在她面前的长安公主。

侍女捧着美酒入场,乐伎奏乐,正式开席。

李暮歌见成国公已经拿筷子,太子也动了筷子,便也拿起筷子,打算吃一口面前的美食。

结果对面的荣阳突然说话了。

“真是少见,长安竟然出宫来参加婚宴了,可是崔家送给长安的请帖?”

这个问题其实不应该问李暮歌,应该去问坐在桌子上的崔家人,是不是他们请得李暮歌。

崔世子下意识想开口,成国公轻咳一声,冲他指了指一旁的菜,崔世子赶忙拿起公筷为老父亲布菜,尽孝道。

他同时歇了开口的心。

崔世子心里想着,他之前听其他大臣说,新崛起的那位长安公主应该是大公主党,他那时还觉得长安公主应该没那么快站队,现在看来,长安公主和荣阳公主关系不太好。

众所周知,荣阳公主是铁板钉钉的太子党。

崔世子又想,他那个覃家的儿媳妇,与长安公主可是关系匪浅,好到能送出请帖,请来长安公主。

若是长安公主真的心向大公主,他那个儿媳不会让人误会崔家站队了吧?若不是覃家在宫里的淑妃娘娘所出两位皇嗣都已经去世,崔家不会同意与覃家联姻。

崔家向来主张不引人注意,低调才能长久。

谁都看不出崔世子心中藏着的担忧,现在桌子上其他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两位公主身上。

李暮歌看了看筷子上的菜,再看看等她回话的荣阳,最后还是选择先吃菜。

她都饿了,说说说,哪儿那么多话,非要在饭桌上说!

要不是素质不允许,李暮歌甚至想给荣阳翻个大白眼。

李暮歌的沉默让气氛变得古怪起来,荣阳脸上的表情有些挂不住了,她看着李暮歌一口口细嚼慢咽,吃完菜还吃了口饭,然后又喝了口汤,接着又去夹菜。

荣阳终于确定,李暮歌是真不打算搭理她了。

“长安,皇姐在问你话,你竟如此无礼?”

荣阳不打算轻易放过李暮歌,今天她还就要让李暮歌放下筷子跟她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