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在边关多年来屡立战功,护住我大庄百姓,这不是假的,所以说凌家有谋反之心,实在是无稽之谈,至于养寇自重,通敌叛国之说更是可笑,天下谁人不知,凌家数位儿郎死于胡族之手,凌家也斩杀了胡族王庭不知多少王子,两边之间是横亘百年的血仇,通敌之言,站不住脚。”
还好她之前留了个心眼,没帮大公主到底。
李暮歌为什么后来都不曾再关心过军械图的事情,也没有死盯着这件事不放了?甚至在对付荣阳的时候,不选择用账本对付她,而是选择从太子入手,让太子主动放弃荣阳?
还不是因为,这件事里,其实凌家确实算是无辜的,西北军那边大部分人都不知情。
只有小部分人以荣阳为首,准确来说,是以贵妃为首,跟杨家掺和到一起去了。
大公主其实查错了方向,她应该听李暮歌的,从杨家开始深查。
大公主不光先前查错了方向,今日开团也拉错了人,她不应该攻击凌家,她应该去攻击杨家。
因为真正通敌叛国,有谋反之心的是杨家,不是凌家!
第51章
“恩, 长安说的有几分道理,吴海明,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荣阳说话的时候, 皇帝一言不发, 就听她和吴海明在那里互相揭老底对骂,现在轮到李暮歌说话,皇帝给了一点儿反应。
可见皇帝本人, 其实内心并不喜欢他那个三女儿的态度。
或者说,皇帝并不喜欢看见荣阳为凌家说话。
李暮歌眼中暗芒微微一闪, 她想起了一件事,很久之前,就是大公主游隼死亡那件事里, 皇帝曾经怒斥荣阳,告诉荣阳她姓李不姓凌。
皇帝对荣阳每每向着凌家说话一事,看来早就很不耐烦了。
吴海明面对皇帝的问询, 微微一慌, 他本来有自己的节奏,而且他手头的证据都是一步步说, 且他手头证据,基本上都针对凌家。
现在荣阳和长安两位公主前后打断了他的节奏,皇帝管他要证据, 他一时半会儿竟然想不起来该拿哪个证据了。
他看向大公主, 想要从大公主那里得到一点儿暗示,明白接下来怎么做,结果大公主不动如山,连眼神都没有往他身上瞟。
全程盯着李暮歌。
李暮歌则一脸谦逊的笑,面对大公主略微显得咄咄逼人的目光, 依旧泰然处之,好似刚刚站出来打破了大公主对荣阳形成的封锁的人,并不是她一样。
大公主暗自咬牙,她其实早就知道这个十四皇妹不是个省油的灯,但她没想到,对方一点儿亏都不愿意吃。
你不愿意吃亏,那你早说啊!怎么别人让你吃亏你就吃了,我让你吃,你就反咬我!
怎么对待荣阳和对待她,还是两种标准呢?
大公主心情很不美丽,她觉得自己被李暮歌瞧不起了,怎么,她还比不上荣阳不成?
大公主不知道,李暮歌能当场还击就当场还,没法立马还击,她根本不会将亏吃下去,而是暂避锋芒,等日后有机会,直接送敌人一个地府游。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好还是让李暮歌当场报仇,不然她之后报仇,绝对是你死我活。
大公主见吴海明支支吾吾说不上话,没好气的给了人群中另一个御史一个眼神,让那个御史照常上前弹劾杨家。
凌家那边暂且攻不动了,换个角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