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2 / 2)

这是她为自己理想所要付出的代价,事已至此,唯无怨无悔方得始终。

“不急,太子还没倒下,我想和大皇姐撞上都难,既然没法打听到消息,那依你看,崔明璋此人,她们还打不打算救?”

李暮歌叫颜士玉来,本来就是叫来商量一下大公主接下来的动作,猜一猜罢了,并不是想让颜士玉去当情报探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颜士玉的价值是当谋士,不是当细作。

颜士玉清退心中杂念,沉吟片刻,思考出了一个结果。

“依臣所见,应当是不打算救了。”

“说说,为何不救?不怕死了一个倒戈之人,日后无人再敢求大皇姐庇护吗?”

“崔明璋没有那么重要,比不上太子和杨、凌两家,若是舍弃崔明璋,至少能将凌家除去,那是再好不过的买卖。至于他人如何看待,其实并不重要,临阵倒戈之人,必有所求,只要能给予他们所求之物,他们未必会在意大公主能否护住他们。”

颜士玉不是在猜测大公主怎么做,她是在猜测她姐姐颜士珍会怎么选。

以她对颜士珍的了解,当崔明璋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后,必定会被舍弃。

舍弃别人,颜士珍可能还会考虑一下要不要救,舍弃崔明璋这个半路加入的曾经的敌人,颜士珍绝对说扔就扔了。

至于大公主,她向来听颜士珍的劝说,颜士珍决定之后,肯定能够说服大公主。

“你说得有些道理,可怜的崔侍郎啊,现在竟然没人愿意救他了,希望他能活下来,活下来才有说话的资格。”

李暮歌想到今天在牢里看见的崔明璋,微微摇头,感叹命运多变。

崔明璋肯定也没有想过这一天,他所求所想的一切,在他入牢之后,全成了身外物。

崔明璋的话题到此为止,颜士玉抬手给自己倒了杯茶,覃韵诗用过的茶具已经被下人收走了。

她坐在之前覃韵诗的位置上问李暮歌:“殿下,听说良嫔娘娘的病又加重了,新来的太医也束手无策吗?”

“付太医是覃家为十公主准备的人,他医术高明,可惜并不擅长医治母妃的病。”

李暮歌对付太医没什么意见,对方确实已经尽力了,是良嫔病入膏肓,实在难以医治。

“若是良嫔娘娘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事,恐怕会有人拿您来做筏子自保。”

颜士玉对良嫔没有什么感情,关心对方完全是出于现实因素考量,她担心良嫔和六公主一前一后都没了后,会有人将再用类似荧惑守心之类的谶言,攻击李暮歌。

“生死皆由天定,哪儿能上下嘴皮一碰就全都推到旁人头上,这段时间宫里的死人,又不是只有六姐一个。”李暮歌说着笑了一下,“若真有人拿此事来攻击我,恐怕淑妃娘娘第一个坐不住。”

覃家和淑妃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靠山,哪儿会那么容易就放弃她,而且之前十公主和十一皇子都死了,淑妃人到中年,先后丧子丧女,她难道是命好的那个吗?

所以李暮歌之前想着,如果良嫔不死,她就不投靠淑妃和覃家了,可惜良嫔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眼看大限将至,只能让她费些心思,提前寻找盟友。

颜士玉见李暮歌胸有成竹,便知她早有想法,便不再多言。

两人对坐喝了会儿茶,聊了些朝堂上杂七杂八的事情,说着说着,李暮歌想起来一件事。

“对了,你帮我遣人回东安一趟,查一查之前东安的那波流民,到底是怎么到长宁的。”

颜士玉不解,流民还能怎么来的,肯定是当地有天灾,然后一路走到长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