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0(1 / 2)

只能如此。

但让主簿兼任县令是想干什么?没有朝廷派过去的县令,那个地方还能算朝廷管辖范围吗?

时间久了,全成主簿等人的一言堂了。

“实在是没有人手,而且西北西南等地,地处偏远,环境艰苦,官员们都不愿意去,常有人会使劲浑身解数,改换他地为官。”

李暮歌挑了挑眉,像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她说道:“这不就是机会吗?”

“啊?殿下是何意?”

“那些地方,世家大族的人看不上,本地没什么世家,只有无法逃离的寒门与庶民,既如此,何不分出去,单独科举,科举之后,划分当地的官位给他们,只要他们做得好,来年述职,便可调离。”

为避免拉帮结派造反,官员不能在家乡为官,这个更是好办,西北西南那么大一片地方,随便打乱一下就行了。

分榜科举,这个法子其实对谁来说都比较公平。

西北西南的教育资源差,多年来一直考不出什么成绩,单独给他们一个榜,即解决了那边人手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当地学子长久以来的不满。

分榜科举早有先例,明朝就干过,到了现代,同样会根据各省教育水平,出不同难度的考卷。

颜士玉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好,看向李暮歌的眼神像是在看掌管科举的神!

第88章

说完科举, 那就该说说田地了。

土地,是所有王朝兴衰的关键。

每一个王朝的末期,都逃不过土地兼并四个大字。

在这个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土地上, 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管是普通百姓, 还是世家,亦或者是皇室,对于土地的看重, 都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和科举不一样,动土地, 那绝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只是稍微动一动,都有可能引来滔天巨浪。

“抢夺世家土地, 其实很简单,只要世家亡了,土地必定会归回朝廷, 只是任何一次世家的动荡, 最后都会演变为整个朝廷的动荡。”

颜士玉的奏折只写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卡在了土地上。

李暮歌往后翻了翻折子, 折子上其实写了很多改革土地的法子,颜士玉不是没有丝毫灵感。

李暮歌甚至在上面看见了很多古代历史上的土地改革方法,甚至连一些现代的承包制度, 都在上面被提了一句。

颜士玉的脑子是真的很灵活多变, 李暮歌没想到她能想到那么深远的未来。

但所有改革,最后都只是一纸空谈。

要说空谈,关于现代社会的大同思想,在历史的两千年前就已经出现过,可想要实现那个概念, 直到现代,也只是初现苗头。

“殿下,方法有很多,无论是政策还是实行的方法,臣都想了一遍,但最后,臣一一否决了,后面全都是被否决的想法,臣的折子还没写完。”

颜士玉见李暮歌将后头写得那些全都看了,无奈开口,为李暮歌解释折子上那一大片冗长的内容。

李暮歌看完了,她合上折子,叹了口气,说道:“这些想法,其实都言之有物,只要按照上面的政策去进行改革,一旦成功,无论是哪一条都会比现在的情况要好上不少。”

“殿下所言极是,可无论是哪一条,都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