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6(1 / 2)

与太医院的太医们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看见两者存在。

反对的折子纷纷飞向李暮歌的桌案,还有御史弹劾李暮歌的折子,认为李暮歌这是在改变祖制,且是往坏的方向改。

种地的庶民与看病的医工,全都是低贱的行业,怎么能跟学子们一样,形成专门的派别,甚至安排官员前去授课?

国子监读书的学生,身上大多是有功名的,就算没有功名,那也是世代簪缨的家族出身。

一群庶民与医工,凭什么与国子监的学子们有同样的待遇!

这是尊卑不分!

起初只有几个御史在此事上弹劾,后来相似的声音越来越大,形成了巨大的舆论。

甚至坊间都开始有人在谈论,一群种地的庶民与身上没有功名的医工,凭什么与士族平起平坐。

士农工商,农与工就该低士族一头!

然后在混乱之中,又有人说起了商业街,说新安县的商业街里,给了商贾们很多便利,听说商业街的法条在制定的时候,询问过商贾的意见。

商贾低贱,他们怎么能碰政事!

这下子是真炸开锅了,农、工与商三个群体,竟然敢和士族对上,疯了不成?

李暮歌还没提过让商贾可以科举的事情,长宁就已经先一步炸开锅了。

“现在事情闹得这样大,整个长宁到处都能听见有人议论此事,你说,是大家年底了,闲得慌,所以没事儿多说话,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李暮歌身为舆论风暴之中的一员,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揣测,她应该会急得睡不着觉。

谁知她不光吃得好睡得好,还有空闲的时间,跟人在这儿下棋。

好不容易回长宁,刚回来就被流言蜚语糊了一脸的颜士玉,此刻就坐在李暮歌对面。

听了李暮歌的话,颜士玉果断选择后者。

“自然是有心人推波助澜,不过年底了,大家是有点儿闲了。”

颜士玉落下一子,她这次身上的麻烦也不小,新安县商业街由她全权负责,出了问题,肯定是要找她。

“这几日,温少卿总是来递折子,估计是想要臣出面,为他说两句话,也是难为他了,明明他什么都没做,却还是要被同僚暗地里骂是趋炎附势的小人。”

颜士玉一想到温崇文最近被说得整个人都阴郁下来的模样,就想笑。

“少笑两声,小心下次温少卿躲着你走,到时候你做什么都不方便。”

李暮歌感觉颜士玉快把功德笑完了。

颜士玉果断闭嘴,可惜还是止不住上扬的嘴角,主要是温崇文这人,以前就有点儿墙头草的意思,总是不坚定。

其实能理解,以前温家没倒台时,他是温家的远房亲戚,明明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走到大理寺少卿这一步,结果在外人看来,全都是靠得前大理寺卿温川。

后来朝堂之上局势几番变动,就因为他顶着个温姓,哪怕他没有亲近温家的意思,还是被动卷入纠纷之中。

几次下来,他能保住小命,还能保住自己的官位,没点儿本事肯定不行。

当墙头草也需要本事,不然风改向太急,来不及转换方向,岂不是会被风给吹倒。

只是颜士玉自己不喜欢这种左右摇摆的性子,才会想着坑对方一次,逼对方选阵营。

明面上,此刻的对决是士农工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皇权与世家的斗争。

李暮歌想要收拢权力,想要做到说一不二,但是她从朝堂上得到的助力太少,所以她才想要扩大参与政治斗争的人群,争取多数的认可。

“咳,殿下,就任由他们这样说下去吗?”

颜士玉干咳一声,止住了嘴角的笑,神情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