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犯罪侧写(1 / 2)

第114章 犯罪侧写

不到十分钟,韩凌拿着资料走进房间:「殷教授。」

大家对殷运良的称呼不同,有的叫殷主任,有的叫殷专家,像他们这种听过公开课的,一般习惯称呼教授。

殷运良回头,笑道:「来,坐。」

他接过资料放在膝盖上,慢慢翻阅。

坐?

真来找自己的啊。

韩凌上前坐了下来,看着殷运良等待下文。

气氛安静,房间内只剩下殷运良翻动纸张的声音,许久后他开口:「原本我来古安分局是要做一次侧写的,现在既然有案子,那就再加一次吧,也许能有所帮助。」

「侧写?」韩凌疑惑,「殷教授,重案中队目前只有这一起命案,您说的第一个侧写指的是?」

殷运良抬头:「对你的侧写。」

韩凌指着自己:「我?我又不是罪犯。」

「呵呵。」殷运良笑了起来,「我是说人物侧写并非犯罪侧写,节约时间吧,想听听吗?警校四年应该已经认识了犯罪心理学吧?」

韩凌点头:「当然,您请说。」

殷运良放下手中资料,看着他道:「第一点,你的执法模式高效但非典型,两次开枪均为一击致命,远超常规警员的培训水准,没有警告没有犹豫,仿佛解除威胁是你唯一的运行程序。」

第一句话,就让韩凌目光波动。

殷运良继续道:「第二点,你的破案视角独特,能从刁钻的方向直指核心,仿佛本能的在窥探犯罪者思维,了解他们的心理轨迹。

第三点,情感有隔离,击毙嫌疑人后有着超乎常人的冷静,有点像长期活跃在暴力环境中,并与之共存的人。

第四点,在警务演练中,抓规则漏洞放火离开影视基地,代表规则对你的束缚不大,潜意识想要挣脱。

接下来只说性格吧,你有极端的工具理性,不想浪费时间去理解,倾向于成本最低丶效率最高的解决方案。

你可能杀过人,或者在梦中多次杀人,或者脑海中幻想过无数次杀人,这可能和你的童年孤儿经历有关。

再说正义,我目前看不出来你崇尚程序正义还是人性正义,但正义是肯定的,只不过稍带冷血,作为警察,这件事最为重要,否则我还真要考虑对你进行重点观察了。

以上我说的这些,你怎麽看呢?」

自始至终殷运良都面带笑容,语气平和,只是寻常聊天,不带任何的攻击性。

韩凌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惊讶起来。

我勒个去!

专家。

这是真的专家。

不论在哪个世界,他从来没有小觑过任何人,其中当然包括警察。

在警察队伍里,厉害的角色绝不在少数,眼前这位不就是吗?

双方根本没见过面,从行为推断心理,仅凭纸上记录的冰冷履历准确侧写出人物性格,甚至隐隐间摸到了前世过往,这种水平,已经超出了普通人所能企及的范畴。

省厅犯罪心理学首席专家,换种说法就是……全江原省最厉害的犯罪侧写师?

国家警察队伍里没有犯罪侧写师这个职业,但侧写技能已经逐渐被一些高级侦查员掌握,技术核心在于对嫌疑人画像做出预测,缩小警方的调查范围。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犯罪侧写师,除天赋外,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共情能力都缺一不可,眼前这位殷运良,绝对不是一个好惹的主。

韩凌无奈:「殷教授,您这不是人物侧写,是犯罪侧写啊,把我当罪犯看了。」

殷运良笑着摆手:「没有没有,你的背景清白,又是从警校毕业的,一年来在岗位表现优异,我怎麽可能把你当罪犯看。」

简单的一句话,韩凌读出了其他信息:对方详细调查过自己。

如果查出问题的话,可能就不是一个人来了。

身为警察,职业特殊,以后行事还是需要更加谨慎小心,你根本不知道在某个角落,会有谁在偷偷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

「您说的,基本正确。」韩凌沉默片刻后,对殷运良的侧写给出正面回应。

不能躲避话题,也不能贸然否认,殷运良既然来了自然是有一定的把握,反正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打击违法犯罪,问题不大。

否认了,反而会让殷运良心生疑虑。

「我能理解。」殷运良的声音自始至终都很和善,「在福利院中长大,性格上肯定和健全家庭存在一定区别,所有事情都要自己扛,所有委屈都要自己承受,这就导致了偏执的产生。」

韩凌微微低头,没说话。

殷运良继续道:「还好,你的偏执是正面的,针对的仅仅是犯罪者,嫉恶如仇不是坏事,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要遵守规则。

罪犯,都是一些不遵守规则的人,如果警察也不遵守规则的话,距离罪犯也就很近了,还是比较危险的。」

这番话意有所指。

韩凌装听不懂,开口道:「殷教授,规则有一定弹性吧?太过遵守规则把自己限制在框架里,反而不利于刑事侦查,尤其在面对高反侦查能力的嫌疑人。」

殷运良含笑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和市局的吴滨很像,只要大方向不偏,有点瑕疵其实也无所谓,不过……」

他看着韩凌,欲言又止。

韩凌道:「殷教授您有话直说,没关系。」

殷运良沉默了一会,开口:「魏家庄村的案子具体什麽情况,我就不问了,没有意义,未来在查案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克制自己内心的愤怒,不要因为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而葬送前途。

你还很年轻,前途广阔,警察队伍纪律严明,没必要因一时冲动让自己回归起点。

我认识好几个警察,性格上和你差不多,本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刑侦领导者,最终却因违反规定被调出一线,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