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这件小事》(2010,泰国)——青春暗恋题材的典范,轻松幽默又感人,极易引发共鸣,本土化几乎无门槛。
《假结婚》(2009,美国)——职场契约恋爱,先婚后爱经典模式,喜剧元素充足,适合本土化改编CD市爱情轻喜剧。
《时空恋旅人》(2013,英国)——拥有回到过去能力的男人,用能力经营爱情与生活,最终领悟珍惜当下的真谛。本土化方向:轻科幻设定服务于温馨的家庭与爱情主题,易于本土化,重在情感刻画。
《触不可及》(2011,法国)——跨越阶级与种族的神奇友谊,幽默与感动并存,本土化可聚焦城乡差异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碰撞。
《垫底辣妹》(2015,日本)——学渣逆袭励志故事,热血又真实,极易引发学生及家长共鸣,本土化几乎完美契合高考背景。
《完美陌生人》(2016,义大利)——密闭空间群像戏,通过手机游戏揭示人际关系脆弱,剧本结构精巧,本土化已有成功先例(《来电狂响》)。
《我的野蛮女友》(2001,韩国)——颠覆传统的「野蛮」女主与憨厚男主之间的浪漫喜剧,既有爆笑桥段,又有深刻情感内核。本土化方向:完美适配,可将背景置于中国大学校园或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中,探讨新时代的两性关系。
《开心家族》(2010,韩国)——落魄青年自杀未遂后能看见鬼魂,喜剧外壳包裹的极致亲情内核,结局反转感人。本土化方向:将鬼魂设定进行本土化处理(如托梦丶心结未了等概念),核心的家庭情感普世通用。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2015,瑞典)——毒舌固执的老头在求死过程中,被新邻居一次次打扰,揭开往事,彼此治愈。本土化方向:可以塑造一个中国式的「倔老头」,展现社区邻里人情。
国产电影……
《疯狂的石头》(2006)——多线叙事黑色喜剧的开山之作,成本极低,票房口碑双丰收,证明了好的剧本和叙事结构的力量。
《落叶归根》(2007)——公路片,带着工友尸体回乡的故事,悲喜交加,展现底层人民的善良与坚韧,黑色幽默。
《我们俩》(2005)——小成本文艺片,孤独老人与租房女学生之间的温情故事,表演细腻,情感真挚动人。
《李米的猜想》(2008)——曹保平作品,爱情包裹下的悬疑故事,周迅表演封神,叙事紧凑。
《夜店》(2009)——杨庆导演,小成本喜剧,超市一夜发生的各种巧合与冲突,空间受限但笑料密集。
《钢的琴》(2010)——时代背景下的温情励志,下岗工人为女儿造钢琴,工业美学与人文关怀结合。
《Hello!树先生》(2011)——魔幻现实主义,底层小人物的精神困境,王保漒巅峰表演,艺术性强。
《人在囧途》(2010)——春运背景下的公路喜剧,底层关怀与笑料结合,开创了「囧」系列。
《失恋33天》(2011)——小成本爱情片奇迹,犀利台词和共鸣话题引发观影热潮,营销案例经典。
《心花路放》(2014)——公路喜剧,治愈失恋,风景优美,笑点密集,商业成功。
《驴得水》(2016)——话剧改编,荒诞讽刺喜剧,剧本功力深厚,人性剖析深刻。
《无名之辈》(2018)——多线叙事,西南小城里的众生相,悲喜交加,人物塑造出色。
《爱情神话》(2021)——沪语电影,都市中年爱情,细腻幽默,生活流叙事,口碑佳作。
脑海中这四十部电影的梗概丶亮点丶核心设定飞速闪过,相互碰撞,结合着1999年当下的社会氛围丶审查环境丶观众口味和技术条件进行着快速的筛选和匹配。
成本不能高……
《疯狂的石头》丶丶《夜店》丶《人在囧途》这类多线叙事或封闭空间喜剧是首选。
周期要短……
《初恋这件小事》丶《垫底辣妹》这类结构相对简单,主要依赖剧本和演员表演的项目可以快速启动。
本土化要容易……
《触不到的恋人》(可改为电子邮件?)丶《垫底辣妹》(高考背景完美契合)丶《我的野蛮女友》……
更重要的是,要能「填补缺失」。
进口片带来的主要是视觉奇观和大片体验,这部分短期内难以替代。
灵异片是不可触碰的深水区。
能选择的题材也没多少……
稍作思索。
王盛打开电脑,开始写稿。
只抄故事梗概,剧本让手下的编剧组去填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