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242:望夫石
这边。
京信大厦。
开完《初恋这件小事》的后期制作方向讨论会后,王盛回到自己办公室,并未休息,而是从抽屉里取出了一份前几天刚过审的剧本——《开心家族》。
《初恋这件小事》预计制作周期紧张,如果赶九月上映,会撞到十月档。
而且十月份是敏感时期,各大院线必然会为献礼片让路,排片会受到挤压。
放到十一月,虽然是传统淡季,但竞争相对小,更适合这种需要口碑发酵的温情题材。
至于十二月的贺岁档……
王盛原本属意的下一个项目是《我的野蛮女友》,但冷静下来一盘算档期,便发现了问题。
如果十二月贺岁档再上一部《我的野蛮女友》,同为公司出品丶且都是爱情片,难免会形成内部竞争,分散观众注意力,显得公司项目类型过于单一,也不太符合贺岁档。
所以王盛打算拍《开心家族》。
这原本是他为后续项目储备的剧本之一,创意源自一部韩国电影,但经过了大幅度的本土化改编,最关键的一处改动,便是彻底摒弃了「鬼魂」概念。
在1999年的审查环境下,「鬼魂」这种超自然元素是明确的红线。
王盛深知其中利害,早在动笔之初,就将核心设定修改为「梦境」。
在他的改编版本中,主角陈默依旧是一个孤独丶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年轻人。
但他每次自杀未遂后,并非见到鬼魂,而是会陷入一种深度的丶如同现实的昏迷梦境。
在梦境里,他会遇到四个性格鲜明丶执着于完成某种心愿的「梦中人」——嗜烟如命的豪爽大叔丶泪点极低的爱哭大婶丶有点好色的顽皮爷爷丶以及贪吃淘气的小男孩。
陈默为了从昏迷中「醒来」,不得不在这亦真亦幻的梦境中,帮助这四个「梦中人」完成他们各自未了的心愿:归还相机丶看动画吃炸酱面丶去海边丶做一顿饭。
整个过程充满荒诞和笑料。而当他最终完成所有心愿,即将「醒来」时,却通过一个极其生活化的细节,猛然惊醒,意识到这四个「梦中人」,其实就是他因童年车祸而潜意识封闭了记忆的家人——父亲丶母亲丶哥哥和爷爷。
他们以这种奇特的方式,在「梦境」中守护他,帮他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和家人的温暖,甚至暗中促成了他与现实中一位善良女护士的缘分。
去掉了「鬼」的设定,保留了亲情核心与喜剧外壳,通过「梦境」和「潜意识」来解释超现实情节,既安全,又赋予了故事不同的心理学解读空间,温情催泪的效果丝毫不减。
……
下午两点,《开心家族》项目研讨会在公司会议室召开。
王盛主持,执行导演吴一一丶制片主任丶美术指导丶选角导演等核心成员参加。
「剧本大家都看过了,核心设定是『梦境』,不是鬼魂,这一点各部门必须牢记,任何涉及场景丶道具丶台词的地方,都不能出现可能引发误读的元素。」王盛开门见山,再次强调。
「明白,王总。我们美术组会注重营造梦境的奇幻感和温暖感,色彩会偏向明亮丶温馨,避免任何阴森恐怖的调性。」美术指导立刻表态。
吴一一仔细看着剧本,提出自己的想法:「王总,我觉得这部电影,喜剧部分要自然,不能太闹,重点还是落在情感上。陈默和四位『家人』的互动,要让人先笑,再感动。」
「没错。」王盛赞许地点头:「吴导,你抓得很准。这部电影成败的关键,就在于陈默这个角色。
他是一个孤独丶压抑甚至有些厌世的青年,但在梦境中,他又要逐渐被温暖,展现出脆弱和渴望亲情的一面。演员必须要有足够的演技厚度,能撑起这种复杂的内心转变。」
他看向选角导演:「青年演员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要那种有观众缘,但又能演内心戏的。」
选角导演翻看着手中的资料夹:「目前符合年龄段的,我们初步筛选了几个,有陈昆丶刘晔丶夏宇丶潘月明……各有特点,但都需要进一步接触和试镜。」
王盛沉吟片刻,这些名字都在他的预料之中,都是目前国内颇具潜力的演技派小生。
「名单先放我这里。吴导,」他转向吴一一,「你和选角导演一起,尽快安排一轮初步接触和试镜,重点考察他们对角色内心世界的理解力和表现力。最迟后天上午,我要看到一份带有你们评估意见的最终候选名单。」
「好的,王总,我马上安排。」吴一一应承下来。
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确定了项目的基本制作方向丶预算框架和前期筹备时间表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