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244:燃烧吧!
八月的第三个周一,京城在晨光中苏醒,热浪似乎比周末稍稍收敛了些许,但属于盛影传媒和范小胖的热度,却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持续燃烧。
王盛坐在京信大厦九楼办公室的宽大座椅上,面前摊开着新送来的《中国青年报》。
这份以严肃丶深度着称的报纸,其文化版块的头条,此刻却以一种充满朝气的笔触,刊登了关于范小胖的专访,标题格外抓人眼球:《范小胖:「辣妹」是燃烧的少女,也是不服输的少年》。
报导并未局限于对范小胖个人星路的简单描述,而是以她在京城电视台《萤屏连着我和你》节目中的坦诚倾诉为引子,深入剖析了她从孤身北漂丶坚守北影厂门口,到被王盛慧眼识珠丶严格要求下考入北电,再到凭藉《绝代双骄》中惹人怜爱的「铁心兰」和《垫底辣妹》里实现逆袭的「王小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闯入大众视野的完整历程。
文章笔力沉稳,却又不失温度。
记者显然做了扎实的功课,不仅引用了范小胖在节目中的原话,还补充了部分幕后采访内容,巧妙地借范小胖之口,将「垫底辣妹」这个概念,从一部电影的名称,升华为了对青春丶奋斗与不屈精神的礼赞。
报导中特别强调了范小胖对王盛那句「演员最后拼的是文化,是理解力」的深刻认同,并引述了她对此的延伸解读:
「王总的话点醒了我。所以我觉得,『辣妹』这个词,它不单单是指女孩子,它更像是一种精神内核——一种哪怕起点再低,处境再难,也憋着一股劲儿,不服输丶不认命,非要燃烧自己丶挣脱困境的精神。
就像《垫底辣妹》里的王小佳,她面对的可能是学业的高山;但放在更广的层面上,她可以是任何一个在生活泥沼中丶在梦想道路上挣扎的『少年』或『少女』。『燃烧吧』,我想喊出的,不只是对少女的鼓励,是对所有心怀梦想丶不甘平凡的少年,甚至所有在时代洪流中奋力前行的人们的共勉!」
这篇报导的角度选取和立意提升极为精妙。
它不仅仅是在捧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更是将范小胖的个人奋斗与电影《垫底辣妹》所传递的价值观,同当下改革开放深化丶社会鼓励个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丶通过奋斗实现价值的宏大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范小胖的发言,肯定是经过艺人经纪部润色的,或者说王盛的润色。
几乎可以立刻预见到这篇报导将带来的连锁反应: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它会引发关于奋斗丶逆袭的强烈共鸣;在初入社会的年轻都市白领中,它能唤起对现实压力与梦想坚持的讨论;甚至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这种积极向上的「燃烧」精神,也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倡导。
虽然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关于《垫底辣妹》第二个周末的精确票房数据尚未出炉,但根据各地合作影院反馈的上座率和公司市场部自己的粗略统计,在盗版资源已然开始泛滥的不利环境下,影片的票房走势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次周末跌幅控制得相当理想,甚至在某些区域实现了逆势增长。
这其中,持续发酵的良好口碑和《中国青年报》这类权威媒体提升影片格调与社会意义的深度报导,功不可没。
……
砰砰砰!
这时,有人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进。」
王盛回应道。
「王总,《开心家族》男主角的初步候选名单和资料,我们整理出来了。」
吴一一走进来,将文件夹递上,语气带着工作特有的严谨。
王盛接过,翻开仔细浏览。
名单上有几个预料之中的名字:陈昆,气质忧郁,演技细腻,但可能过于「俊美」,与陈默前期的颓废落魄感需要更多塑造;刘晔,眼神里有股倔劲儿和纯真,可塑性强,形象上也更贴近普通青年;夏宇,少年影帝出身,演技毋庸置疑,但气质偏「痞」偏「灵」,演底层小人物需要收着点;潘月明,书卷气稍浓,需要突破;黄小明,形象过于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