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中影集团通过向全国二三十个省级单位销售拷贝,又能为《垫底辣妹》这个项目带来一笔极为可观的丶几乎纯利润的后期收入。
这笔钱,将与首轮分帐票房丶未来的电视播映权丶音像制品版权等一起,共同构成《垫底辣妹》的完整收益版图,进一步夯实其作为「九九年国产商业片标杆之一」的地位。
……
几乎就在「《垫底辣妹》首月6165万」的消息见报的同时,另一则小道消息也在京城的茶馆丶剧组休息区丶公司办公室等地不胫而走,传播速度甚至比官方新闻更快:
「听说了吗?冯晓刚那个《甲方乙方》剧组,开机没几天,就让一帮干活的工人给撂挑子了!」
「真的假的?为什麽啊?」
「说是天热待遇差,工人闹情绪。但我看啊,没那麽简单……」
「在哪出的事?怀揉那边?哎呦,那片地界……好多剧组用的可都是『盛影劳务』挂靠的人。」
「啧啧,王蒴王司令刚回来,这当头一棒挨得可真是……」
「冯裤子也是倒霉,憋了三年想出山,结果卡在这最不起眼的地方。」
「不起眼?我看这地方才最要命!这说明啊,有些人有些势力,不是你拉来投资丶请回尊神就能轻易撼动的。」
「这下乐子大了,『王对王』,这还没在贺岁档碰上呢,场外就先输一局。」
消息在传播中不断被添油加醋,细节或许有出入,但核心事件——《甲方乙方》剧组因劳务问题停工,并且此事隐隐指向了与王盛相关的体系——却迅速成为了圈内人热议的焦点。
人们将「《垫底辣妹》6165万」的辉煌战绩,与「《甲方乙方》开机即受阻」的狼狈放在一起对比,一种无形的叙事便被构建起来:
王盛,这位依托国有厂资源改革崛起丶建立起庞大产业链的「总舵主」,其根基和影响力,远比人们想像的还要深厚。
他不仅能在市场上用票房证明自己,更能在他所构建的行业生态中,无形地设置门槛和展现肌肉。
而王蒴,这位曾经的文化偶像丶京圈「司令」,带着他的老班底和新资本高调回归,意图在贺岁档收复失地,却连最基本的拍摄秩序都难以顺利维持。
这似乎预示着,他所代表的那种依靠个人魅力丶圈子人脉和特定文化气质的旧有模式,在面对王盛这种系统化丶工业化丶甚至带有一定垄断性的「正规军」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是一种看不见的战争,胜负不取决于公开的叫板,而体现在行业的毛细血管里,体现在每一个剧组能否顺利运转的细节中。
「王对王」?
至少在目前看来,王蒴一方先失一城,而且输得颇为难看。
「总舵主果然有实力。」
许多人在私下议论时,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这实力,不仅仅是创作和商业上的成功,更是对行业底层规则的深刻理解和掌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