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273:《开心家族》(上)
时间迈入1999年12月,世纪末的最后一个月,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气息,既有对过往的回顾,也有对新纪元的憧憬与一丝不安。
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而言,这一年无疑是跌宕起伏而又充满惊喜的一年,而「王盛」与「盛影传媒」这两个名字,无疑是本年度的绝对主角。
从年初引发全社会关于下岗再就业丶个人奋斗与命运深刻讨论的《当幸福来敲门》,到暑期凭藉励志逆袭故事和范小胖出色表演引爆市场的《垫底辣妹》,再到秋冬之交以细腻暗恋与成长叙事席卷全国丶造就「全民初恋」高媛媛的《初恋这件小事》,王盛及其团队展现了对不同类型片超凡的驾驭能力和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
更不用说十月份那部凭藉天时地利人和丶打破主旋律影片票房天花板丶创造近1.5亿票房奇迹的《横空出世》,盛影传媒同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媒体将1999年称为「王盛年」,虽有溢美之嫌,却也并非毫无根据。
然而,在普通观众层面,尤其是在期待年末放松一下的影迷心中,对王盛即将在12月10日推出的新作《开心家族》,心情是颇为复杂的。
去年贺岁档,《当幸福来敲门》像一记沉重的直拳,击中了社会转型期无数人的软肋。
葛尤饰演的陈建国在困境中挣扎求存的身影,父子相依为命的艰辛与微光,固然带来了深刻的感动和力量,但也让许多抱着看喜剧放松心情走进影院的观众,带着红肿的眼睛和沉重的心情出来。
那种现实的粗粝感,在合家欢氛围浓厚的岁末,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让部分观众对王盛拍的「贺岁电影」产生了一丝「畏惧」——怕又被赚走太多眼泪,怕太过沉重。
但今年,王盛似乎洞察了这种微妙的情绪。
《垫底辣妹》是热血励志,《初恋这件小事》是清新纯爱,都精准地戳中了不同观众群体的「爽点」和「甜点」,成功地将因《当幸福来敲门》而有些「受伤」的观众缘,温柔地拉了回来。
人们仔细回想,也开始尝试理解王盛去年的「用意」。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馀威仍在,国内经济面临挑战,下岗再就业是社会焦点议题。
在那个冬天,或许确实需要一部像《当幸福来敲门》这样,不回避苦难,却始终高举希望与坚韧火炬的作品,给迷茫中的人们以力量。
它并非刻意沉重,而是时代情绪的一种折射和回应。
从这个角度看,《当幸福来敲门》非但不是「失误」,反而体现了一种难得的时代洞察和社会责任感。
「四舍五入,王盛还是挺靠谱的。」不少观众在心里这样嘀咕,「那就……再相信他一次吧。」
这种「再相信一次」的心态,结合王盛今年连续成功积累的强大口碑,使得《开心家族》在上映前就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度和市场期待。
盛影传媒一如既往地投入了巨大的宣传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将「梦境奇遇」丶「家人羁绊」丶「笑中带泪」的概念深入人心。
黄勃那张极具生活质感的脸和李晓冉温婉中带着神秘感的形象,形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更令人瞩目的是,此次《开心家族》的首轮放映地区,囊括了全国所有的票房重镇,发行网络之广,超越了盛影传媒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
这其中,辽省有关部门再次展现了其高效和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