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9(2 / 2)

梁好运并不是捐的最多的,然而她是反应最快的。百姓至今仍然记得那堆成小山的矿泉水和方便面。

乍一听说好运食品公司的梁总过来,县领导班子陪梁好运看场址的时候,托周边村民的福,一传十十传百,还没容梁好运定下来,身边就围满了人。

碍于县领导在,不敢靠近,但离得也不远,顶多十来米。推推搡搡,指指点点,都露出善意好奇羞涩的笑。

梁好运第一次被这么多陌生人围观,多少有些不自在:“你们这边的人挺热情啊。”

江北县领导尴尬:“我们这边路不好,虽然有火车站,可是离省城太近,不论外地还是当地人,都爱去省城做生意。除了劳动力,没什么优势。以前也有人过来,不过像您这么大的企业还是第一个。他们就好奇,好奇。”

梁好运来到这边的时候也奇怪:“你们离省城也就一百公里,省城虽然跟帝都没法比,也是九十年代的规模。你们这边怎么像七十年代?好多人家还是茅草屋。”

县领导道:“我们这边多山,又不能像江南一样种茶,也不能在山上开梯田,又没什么特色产业,外出务工也是这几年的事。只是听说外面也不安全,时常有人上当受骗,甚至丢掉性命,所以虽然穷,也不爱出去。”

“梁老板,你在俺们这里建厂,俺们就不穷了。”

不知谁喊一句,其他人赶忙跟着帮腔。

县领导也连忙点头:“对,对。梁老板,您看……?”

第90章 人美心善

江北县山清水秀,环境是真好。

然而江北县是贫困县,县里穷的只有一条像样的路,就是火车站通往县政府的那条路。

梁好运在这边办厂,至少得给当地修二十里路。二十里路,甭说水泥路,山皮石子路也是个不小的工程。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梁好运把路修好,又在这里设立分厂,给当地提供许多就业岗位,当地百姓富起来,肯定会吸引很多投资商。假如当地政府为了政绩,什么乱七八糟的公司都塞过来,她这个纯净水厂就废了。

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这块地不用钱买。可是这种小县城,囤地囤个十年二十年再卖,也没她卖水赚得多。

梁好运问当地领导:“帝都那么大,早年东城和西城有大把大把的土地,我老家是城南兴和县的,工人工资也低,我为什么选在城北平安县建厂?”

当地领导都没去过帝都,哪知道啊。

梁好运指着北面的山东面的河,“这个地方跟平安县很像,山水草木什么都不缺,就缺钱。”

江北县领导又尴尬了,这个梁总怎么净说大实话啊。

梁好运:“平安县以前的县领导看到我公司发展起来,希望利用我公司招商引资,不过被我制止了。用土地便宜这点吸引人,平安县并没有兴和县的地多。基础设施也没法跟东城和西城比。平安县吸引外来资本,只能让利让利再让利。后续还得捧着那些企业。

“资本家,包括我在内,做生意的目的是赚钱。我这人信命,信因果报应,所以会拿出一点钱给自己积德。不是每个企业家都信命。更多的人信自己。所以招些乱七八糟的企业进来,留给当地百姓的,可能是污染严重,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县领导不知道梁好运怎么突然说起这些,不过合同还没签,县领导有疑问也没敢问。

梁好运道:“对于江北县的未来,你们是怎么想的?”

县领导苦笑:“我们想没用啊。”

梁好运换个问法:“好运纯净水成了江北县的名片以后,你们打算怎么利用这张名片?”

众人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