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赴台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成都。
当然这句话还没诞生,成都刚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市之一,作为西南枢纽好端端发展着。隔壁的重庆也是计划单列市,尚未变成直辖市。
峨眉厂。
后期制作车间里,韩三坪亲自盯着《教员的故事》。
这片从1989年立项,搞到现在才做后期,大部分时间用于修改剧本丶实地考察。电影局局长和中央文献研究室人员专程赶来,与大家研究剧本修改方案,可见重视程度。
韩三坪也凭藉此片,获得了全国级别的名声。
这片从1975年的一个夜晚开始,尼克森的女儿朱莉和丈夫戴维,带着尼克森的信件来中南海拜访教员。然后便是回忆,展现了教员的几个阶段,结尾又回到这个夜晚……
依旧是古月饰演。
随着「吱呀」一声,外面的光亮透进了剪辑室,韩三坪和剪辑师被打扰有些不快,扭头一瞧,忙站起来:「厂长!」
来者正是厂长吴宝文。
「忙着呢?进度怎麽样?」
「很顺利,一定能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50周年之前公映!」
「不用掐着时间,首要把片子做好,我们还得请专家领导把关提意见……」
吴宝文凑近看了看,笑呵呵的聊了几句,然后拍了拍韩三坪肩膀,转身出门。韩三坪一愣,快步跟出去到了外面,道:「厂长,有事?」
「你自己看看!」
他递过一纸通知,韩三坪扫了几眼,大为惊讶,竟然是调令!电影局下发的,大意是:让自己忙完《教员的故事》之后,进京担任东方集团副总一职,协助陈奇同志开展新阶段的工作。
「陈奇同志不是集团副总麽?怎麽我还……哦!」
他忽然反应过来。
「就是你想的这样,石方禹同志明年会退下来,陈奇同志担任一把手,他亲口点的你。」
「可我俩没啥交集啊?」
韩三坪不解,吴宝文也不解,只道:「可能见峨眉厂经营的不错,在地方制片厂里比较突出吧。你自己什麽意见?想去的话,我不拦你;不想去,我就跟组织上反映反映。」
吴宝文见他不语,笑道:「你有能力,去京城发展我为你高兴。你留下来呢,不出几年我也得退了,峨眉厂交给你我放心。」
「那我现在一走,峨眉厂……」
「东方集团承诺每年给我们拉几部合拍片。」
韩三坪陷入短暂的挣扎。
没有什麽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他还没到那个程度,何况国内电影界的任何人在陈奇面前,都提不起那个心思。
给陈奇打下手,多少人求之不来。
「那我想去!」
「唉,行!」
吴宝文没说什麽,只叹了一声。
……
消息传回来,陈奇没啥波动。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韩三坪此人的优点是有商业思维,他执掌中影期间有功有过。比如大片战略,盲目追求大片确实有弊端,不过在当年那个环境,只有大片才能让观众回到影院,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