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诗禾没迟疑,跟着起身。
不是第一次合夥做饭了,两人心照不宣,主次分明,根本用不着吩咐就知晓该做什麽。
切干野兔的时候,李恒突然心血来潮问了句:「我在你眼里是不是个很花心的人?」
他这是问:昨晚当着她和孙曼宁的面,把麦穗带走了。
周诗禾丝毫不留面子:「是!」
李恒脸色一垮,郁闷道:「就算是事实,你好列也给点面子啊,咱们可是老朋友了。」
周诗禾轻轻笑一下,蹲下身子,开始清洗野生菌子。
她过一会说:「也算情有可原吧,穗穗确实美艳,和她接触久了,一般男人应该很难抵挡住。」
她就差没明说了,麦穗的内媚属性对男人杀伤力太大。
就好比魏晓竹和麦穗同样是大美女来着,可麦穗由内而外无形中散发的媚意对男人来说简直是致命毒药啊,在勾起男人欲望方面要比魏晓竹的清纯气质强太多太多。
还有一个点,那就是麦穗成长潜力很大,几乎一天一个变化,让美到令人室息的周诗禾都感觉对方的变化比较明显。
尤其是,穗穗和他感情捅破窗户纸后,好似李恒成了穗穗的成熟催化剂,让穗穗内媚气息一跃千里。
李恒没否认,每次和她单独相处久了,脑海中就会情不自禁往绯色幻想方面延伸。
要不是他女人多,且个个是人间绝色,说不定他早就投降了,早就不管不顾急吼吼要了麦穗,当了裙下臣。
正是因为肖涵丶宋妤和子的存在,正是因为黄昭仪在床事上的毫无保留,
他才在面对麦穗时有几分定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麦穗在灵魂深处彻底触动了他,前生一辈子孤独到老,
今生又紧紧相随,这样的女人换谁不宝贝啊?
相比这些,床上那点破事又算得了什麽?不值一提好伐!
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的时候,楼梯上传来声音,不一会,麦穗走了进来。
一进厨房,麦穗就关心问:「诗禾,你睡眠质量一般不好,怎麽起这麽早?
3
周诗禾说:「醒来就起来了,没事,白天再补一觉。」
李恒插话道:「昨晚打牌太久,都别说了,我看你们俩白天都得好好睡一觉才行。」
两女相视一笑,一起帮着打下手。
两闺蜜聊天之时,周诗禾暗暗观察麦穗的各种反应,结果有点信李恒的话了,他们可能真的还没进行到最后一步。
尤其是二楼阳台上没有换洗衣服,昨夜麦穗也没有起来洗澡之类的,无疑更是佐证了这一点。
思及此,把所有菜品切好的周诗禾目光静悄悄地在李恒后背上流转一圈,随即离开了厨房,把空间留给他们。
早上的菜很丰盛,6菜一汤,餐桌上除了余老师外,还多了假道士两口子。
只是吃看吃看,饭快要到尾声时,陈思雅突然右手捂看肚子说:「老付,我好像羊水破了。」
此话一出,满桌人的视线齐刷刷投过来,而后5秒内,众人纷纷离开座位,开始七手八脚帮忙。
羊水确实破了,众人赶忙把陈思雅送去了医院妇产科,一直呆到中午才回来。
没办法,生孩子没那麽快,医院产房又比较拥挤,几人没地方落脚,就只能先回来,想着等孩子生了后再去探望。
下午1点过,余淑恒走了,张罗纯音乐专辑上市的情况去了。
也就在此时,廖主编和编辑邹平找了过来。
引到书房,倒好茶,麦穗很有眼力见地离开了,同客厅的周诗未和孙曼宁再次去了厨房,准备做一顿饭招待廖主编两人。
廖主编连着喝两口茶,然后瞧眼邹平,后者意会,从公文包中掏出一份文件递给李恒:
「老李,应市场和广大读者来信要求,《收获》杂志准备趁热打铁推出《白鹿原》单行本,这是出版合同,你过过目,看看有什麽意见?」
这些都是意料中的事情,也是老生常谈的事情,《白鹿原》完结后,在社会上反响很大,《收获》杂志也好,李恒也罢,自然不可能错过这个赚钱赚名声的机会。
接过文件,李恒花十多分钟很有耐心地研读了两遍,
他发现协议中所有条款基本与《文化苦旅》的合同一样,没什麽变化,他的个人办版税旧为8%,当然这是税后收入,
确认无误后,李恒很是爽利,拧开钢笔刷刷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接着用大拇指盖上指印。
见他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见他如此痛快,廖主编和邹平互相瞅一眼,心里都松了一口气,脸上热情洋溢。
两人来之前,都设想过李恒会随着名气增大而提出额外要求,为此,《收获》杂志也在方方面面做了周全准备。
结果—!
!李恒一句多馀的屁话都没放,就把协议给签了。
其实不是他不知道索取,只是他明白一个理,自己能有今天,能在大风大浪中完好生存下来,并且社会名望更进一步,都离不开巴老爷子和《收获》杂志的鼎力支持。
只是人嘛,不要忘本,不要太过贪多,自己能吃一口好的,把剩下的分给其他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重生过来的李恒经历这一些系列事情后,很多东西看得透彻,在文坛这个圈子里,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太累,需要朋友,且朋友越多越好。
单行本协议签订后,邹平又从公文包中掏出一份文件交给他。
李恒好奇问:「这又是什麽?」
邹平看看廖主编,见后者没有开口之意,当即解释道:「这是一份授权协议,目前有许多国家向杂志社申请出版外文版《活着》—」
这可是一个好消息,李恒高兴问:「有哪些国家。」
《活着》能走向海外,邹平貌似比他这个作者还兴奋,崴着手指娓娓道来:「最活跃且申请次数最多的国家有德国丶瑞士丶奥地利和西班牙,另外法国丶义大利丶韩国丶日本丶越南和美国等国家的出版意愿也非常强烈。同时香江的博益出版社和海峡对面的麦由出版社一直在联系我们,希望我们授权给他们出版。」
李恒听得喜出望外,「没想到会有这麽多国家和地区申请,他们是从什麽渠道知晓《活着》这本书的?」
这时廖主编插话进来:「自从尼克森访华丶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现在我们国家与世界各国掀起了一片建交潮,虽然这里面有些国家还没与我们正式建交,但正在热络接触中。
上面领导很喜欢你这本书,也一致看好你这本书,在与各国商谈文化交流时,向外推荐了你这本书,没想到效果非常不错。
《纽约时报》还为《活着》做了专栏报导,称赞此书描绘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全貌,它以福贵的口吻讲述了二十世纪中的中国史,是当代中国文学的典范。」
李恒听得有些飘飘然,突然对《活着》在海外的影响力有点期待了,接下来又花了10多分钟看合同丶签合同。
两份合同签完,邹平自动神隐丶随意找个藉口离开了书房,廖主编接过了话题。
廖化开口:「师弟,还有两件事,要徵求你同意。」
李恒道:「师哥你说。」
廖主编从包里掏出一封信,摆到他跟前:「这是香江金庸老先生寄来的信件,拖我们转交给你,目的是想来内地拜访你。」
ps:先更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