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落幕的传奇!(2 / 2)

李长河轻声的冲着朱琳解释说道,朱琳听完,则是摇了摇头。

「太繁琐了,算了,反正我也不懂。」

「你看着谈吧。」

朱琳摇摇头,无奈的说道。

李长河也叹了口气:「这恐怕是我最后一次利用这个身份跟国内谈合作了。」

「再往后,就得用包泽阳那个身份,光明正大的跟国家接触了!」

伴随着82年的到来,上面的一些改革也开始逐步展开,首先就算一部分老人退位。

这些人退位给李长河带来的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他那些关系网,都要下来了。

不管是廖老,还是卢局长,亦或者张广年他们,都要退下来了。

虽然影响力还在,但是毫无疑问,不工作在第一线,也就不会再直接的插手业务。

而按照廖老的说法,李长河如今大势已成,其实很多合作,不需要再私下里跟国内沟通了,直接以港方身份来谈就是了。

上面自然会对他格外优待,如此也更能长远的跟【包泽阳】合作,对这个身份进行保护。

李长河之前也决定了如此,不过哪里料到现在突然有这麽个机会,那绝对是不容错过的。

因为这不仅可以带来大额外汇,还能带来一定的石化技术。

而石化技术,可是如今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一。

次日,卢局长家里,当听到李长河的计划之后,卢局长忍不住摇摇头。

「长河,你这还真的是是不是的就给我们惊喜呢。」

「十亿美元的投资,还是石化产业,你这确实给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要知道石化产业可是如今国家极其稀缺,大力发展的产业,毕竟石化产品不光对重工业,对轻工业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别的不说,就说涤纶,做衣服的材料,就算石化产品之一。

如今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石化产业,可是这行业想做,难度很大,一来国家缺少合适的人才,二来跟西方公司的合作也得慎重。

这属于国家大型项目,不是随便选个公司就能做的。

李长河玩这一首偷梁换柱,对国家来说,起码在信任上,是能增加两个台阶的。

毕竟德士古的钱是放在了风投,而风投投进了李长河在新加坡的亚洲石油,亚洲石油再用这笔钱扩张,本身又可以向德士古买技术。

埃克森的炼油技术,德士古的石化技术,幕后都可以算作是洛克菲勒的支持,但是明面上又绕开了洛克菲勒的直接参与。

这其实变相的就是降低了国家的成本,毕竟高层如果直接跟洛克菲勒谈,付出的代价肯定不止这些。

而现在,这些代价,由李长河在海外帮忙承担了,国家不需要额外付出,那就是巨大的利好。

「也是恰好有这个机会,我都没想到,德士古会一口气在我那里放二十亿美元,这笔钱不花白不花。」

「而且据我所知,德士古接下来也会大肆并购,他们的技术恐怕也会突飞猛进,这样拿一部分即将淘汰的技术卖给我,也不算违规。」

李长河笑着说道。

「行,这件事我帮你跑一趟,跟上面聊聊,看看把项目具体放在哪里。」

「你自己有什麽想法没?」

卢局长这时候又好奇的问道。

像这种石化合作,不太可能是另建新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原有的石化企业跟李长河的石化企业合作,成立分公司,然后算作合资。

但是国内的石化企业可不少,从东北到两广,沿途都有自己的石化产业,这种好事,想要分一杯羹的企业肯定是不少的。

「嗯,我记得宁海那边就有一家石化公司来着,不行的话,放在那边吧。」

「包泽阳的身份是宁海人,回馈家乡也说得过去。」

李长河笑着说道。

他回来之后做过简单的调查,宁海那边他记得后世有个镇海石化还是很厉害的,说明那里有土壤。

「那倒也是,现在港商回来投资,基本上第一选择都是回报家乡,这个说辞倒也说的过去。」

「这样,我去跟上面聊一聊,你等我消息。」

卢局长也是宁海人,李长河把这麽大的企业放在那边,他也很支持。

别的不说,光带来的就业岗位,就足以让其他地方眼红。

有了卢局长出面,李长河也没再多管,而是回到了家里。

刚到家,朱琳就笑着看向了他。

「刚才老师来电话了,三百万美元打包购买海外版权,央视同意了。」

「不过央视那边也有条件,那就是要对你有监管权,如果你们对电视剧进行了抹黑或者说影响了国内的形象,他们有权收回版权。」

李长河点点头:「这种谨慎挺对的,我这边肯定没问题。」

「这样的话,过几天我回港岛一趟,安排下这件事。」

李长河想了想,冲着朱琳说道。

这种回去属于很快,来回几天就可以了,并不影响朱琳的生产。

「嗯,对了,你的毕业证,刚才咱妈给你带过来了,双林给送到家属院去了,咱妈正好给你带来。」

「除了毕业证,还有一张你同学们的合照,顺便大家还给你写了一份毕业寄语,都一并给你带过来了。」

李长河听到自家媳妇儿的话之后,走到了一旁的桌子上,然后看到桌子上的毕业证书,以及照片,还有那厚厚的一本毕业寄语,叹了口气。

坐在沙发上,随后李长河拿起那本毕业寄语看了起来。

上面留下语录的人很多,除了他政经系的同学之外,包括很多跟他玩的好的,比如说法律系的,中文系的很多人,都在上面有留言。

就连林毅夫,都在上面给他写了一段话,表达了对两人共住几天的怀念。

想到这里,李长河一阵汗颜。

张老师把他调去跟林毅夫一个宿舍,本来想让他帮人家的,结果李长河没住几天就走了,算下来,其实反倒是林毅夫帮他比较多。

看着上面一个个情深意切的寄语,李长河摇了摇头,随后慢慢的把它合上。

这份寄语,算是他这个身份,最后的辉煌了。

昙花一现,而又如流星一般坠落,也许再过几十年,在他身份未曾曝光之际,他还会是众人口中的北大传奇。

一个落幕的传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