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人心变迁
此时,已经是章武十四年的十月,距离当初的五年之限,只剩下了两个月时间。
到了这个节骨眼,连巡抚江东的张遂都已经回到了洛阳,江东整体的情况,其实早已经摆在了李云的案头上。
不过,桌案上看到的,毕竟只是个数字。
做了这麽许多年皇帝,李云现在手里掌握的资源以及人手,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
这几年,朝廷的重心都放在了新政上,各种势力也在江东明争暗斗,李皇帝自然不会只看这些官面上的数据。
事实上,明面上就有江东三路人,经常跟他往来消息。
地方官府为代表的张遂,以及九司的江南司,还有就是盐道衙门的陆柄了。
而暗处还有些什麽人,给皇帝陛下送了什麽消息,送了多少消息,就没有人能说的清楚了。
正因为这些明线暗线,到目前为止,李唐的地方衙门,对中央朝廷,或者说对李云,还是相当服帖的。
十五年时间,并没有出什麽太离谱的欺君大案。
当然了,天高皇帝远,李皇帝手底下的人手有限,也可能早已经有人,骗到了他的头上,只是他还没有发现而已。
如今,陆柄回来了,李云就不用再看地方衙门报上来的数目,而是详细询问他,一些江东地方上的细节。
陆柄做了六年的盐政,在江东已经混得极熟,跟地方上的官员,以及士绅,都可以算得上熟悉,李云问他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对答如流。
问到后面,李皇帝把怀里的外孙,放在地上,笑着说道:「这小猴子,真是闹得很。」
说着,他看了看陆柄,问道:「出海情况如何?」
「比前几年多了许多。」
陆柄低头说道:「这几年,江东的布行多了起来,出海的商船也渐渐多了,主要是往东洋还有南洋做生意。」
李皇帝「嗯」了一声,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陆柄看着李云,继续说道:「臣认识的一些盐商,一部分转做海运生意去了,还有一部分,家里兼开布匹丝绸作坊。」
「纺织行业,已经大有进益。」
李皇帝还是凝目思索,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微微摇头:「江东市舶司,把数目都送上来了,去年乾的不错,已经比太子在江东时候那一年,还要多一些了。」
皇帝陛下看着陆柄,笑着说道:「我这一两年,在琢磨着,能不能组建一支船队出海。」
陆柄立刻说道:「江东的船行,也有好几家,都可以建造大船,这几年生意也很好,臣可以帮陛下,以及朝廷联系。」
李皇帝微微摇头:「我不是要去东洋或者南洋做生意,而是想去更远的地方。」
「去找一些东西回来。」
陆柄有些愕然。
他看着李云,有些不明白李皇帝的意思。
「你后面,就在洛阳待着,不过你若是得空,我想让你替我寻个惯会航海的好手,替我完成这一趟差事。」
陆柄先是低头应了声是,然后开口问道:「陛下…陛下想找什麽?」
「这个到时候再说。」
皇帝陛下笑着说道:「总之是几件好宝贝。」
这个事情,李云已经惦记很久了,他想要寻到那一片遥远的大陆,从那片大陆上,带回来一些作物。
其中最要紧的几样,是玉米,红薯,棉花…
还有菸草。
没有记错的话,这几样东西,都在那块大陆上。
前三样,虽然还要经过漫长的品种驯化,但是只要能大规模种植,就能很好的改善民生。
尤其是棉花。
这个时代,还没有棉花,更没有棉布,百姓多穿麻衣,比起棉布要差上很多。
冬天,更没有什麽棉袄可言。
至于菸草…这个就更是好东西了,将来它多半会成为整个大唐最重要的出口,成为继丝绸,茶叶,玻璃等畅销货品之后,又一样顶顶赚钱的好东西。
因此,李皇帝心心念念,想要把这些东西给带回来,然后大规模培育种植。
实际上,这几年他已经先后派出去了两支船队,还都给配备了火器,但是其中一支船队,很快就遭遇了风浪,无功而返。
另外一支船队,则是到现在,还没有什麽消息。
陆柄在江东待了许多年,李云就想着,往后让自己这个小舅子,去帮着办这些事。
想到这里,李云看了看陆柄,笑着说道:「你盐道上的事情办的很好,回头朝廷会给你奖赏的,往后想要当什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