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总部在泰囯,公司主营电信丶铁路丶能源,负责人是塔信的妹妹莺拉。
对方跟自家在电信和铁路领域,保持业务来往,关系还算密切。
如果参考东山府对引进外资的渴望,中泰集团成了必选题。
可惜中泰集团同样怀疑这场招标会不简单,尤其外资只剩下自己一个,如果中标,岂不是被怀疑?
最终中泰集团报出了一个超高价,2000万美刀,相当于自愿弃标。
余阳本打算给莺拉发条信息,让对方的代表团中标,以便瞧瞧东山府会不会找外资要150万红钞的茶水费。
但认真想了想,都这个时候了,东山府哪还敢搞么蛾子,尤其对外资。
所以目送中泰集团出局后,踢了踢乾瘦老头的腿。
「东家?」
「上台,演示咱家的标书。」
乾瘦老头对余阳的身份,已经有所猜测,闻言毫不犹豫的起身,大摇大摆的上台。
作为施工队,他这个包工头没什麽文化,更不会制作标书,甚至没有招收文员和财务。
但挂靠在三元建设集团旗下的队伍,在『促进民营发展计划』中,均可获得十里营的政策倾斜。
像设计图丶结构图丶施工图丶标书丶申报丶税务丶律法,全都免费。
因此乾瘦老头的标书,跟之前上台的三家民营企业一样,左上角贴着『三元建设出品』几个字。
十分钟后。
乾瘦老头下台,其它放弃竞标的民营企业,心思活泛的申请上台。
主持招标会的工作人员,向东山土地资源负责人申请,后者略微犹豫,点头允许。
又是俩小时过去,演示环节结束。
时间来到傍晚7点。
负责招标会的高管们,经历了最开始的变故,又感受到了后半场的平静,不敢节外生枝,更不敢等明天宣布结果,当场议论片刻,破天荒的宣布『公开评标』。
现场民企代表纷纷鼓掌。
7点12分,招标会启动大数据,现有AI过一遍。
第一家上台演讲的民企,结合施工经验丶质量把关丶企业实力,整体评选为A+。
第二家上台演讲的民企,因工地发生过两次安全事故,整体评选为B—。
第三家上台演讲的民企,由于老负责人刚刚去世,新负责人刚上位,整体评选为B。
乾瘦老头的队伍,曾参与过泰莱片区建设,目前在外三环还有个不大不小的项目,获得三系认可,虽然实力不强,资金不多(需要垫资),但整体评选为A。
而后来上台演讲的十三家民企,本就已经放弃,现在评选,实力确实有些弱,结果基本都是B丶C。
等AI评选之后,招标会负责方进行点评丶派标。
第一家民企拿到了主管道施工,承包价1500万。
乾瘦老头和第三家民企,分别拿到了钢制管道施工,承包价800万和920万。
「此次招标会圆满结束,若有异议,可现场提出,也可会后投诉。」
「感谢东山府泉城公证处,相关录像将在明天下午之前上传市中大院官网。」
余阳带头鼓掌,末了,「如果以前也这麽搞,哪还会天天被骂?」
「.」
东山大院。
昔日的大总管,早在02年末,就调往京城,接替之前雾都总管担任的纪律系统负责人。
现在的大总管,来自广区,曾经搞过原油,负责过深城,是老任麾下的得力干将。
其对三系的态度,跟老任差不多,不支持,也不反对,可以合作,也可以观望。
而对于东山府的发展和东山府对三系的态度这不归他管。
他要做的,是在任职期间,藉助三系推动整个东山的发展,犹如上一任,在履历上留下浓浓的一笔成绩。
是夜。
「领导,今天发生一些怪事,市中有个燃气管道的招标会,参与企业包括太平洋油气集团丶英格兰石油公司BP丶中燃集团…」
大总管拖动滑鼠,翻出新闻,「太平洋油气集团董事长陈江河被逮捕,英格兰石油公司BP被蒂华纳集团盯上。」
「是的,它俩同时出现在竞标会,又几乎同时出事。」
「我记得东山府提交的计划,是在第二季度之前,引进20亿美刀的外商投资。」
「是的,这些外资是特邀参加。」
「结果呢?」
「外资全部弃标,也不再提投资,而三个管道项目被三家民营企业拿走。」
秘书说着,拿出东山府定制的三系终端,播放裁剪的现场音频。
大总管粗略看一眼,拖动进度条,又放大画面,「馀三元在现场啊。」
「他是馀三元?」
「嗯。」大总管点点头,却没敢把老任临终前,向其透露的『余阳是馀三元,馀三元是余阳』说出来,「小余董。」
「看来今天这事…」
「十里营街道为了发展外三环,对民营企业进行政策倾斜,之前范涛负责此事,后来范涛前往西亚,现在看来,小余董要亲自上场。」
「对三元农业来说,发展民营企业有这麽重要?」
「看来你对『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
「当然,这里面还涉及货币战略,比较复杂。」
大总管走到黑板前,写写画画,「大概意思是,红钞持续内增外贬,东方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价能力无与伦比,在内部的购买力越来越强,外贸+内部经济增长,推动我们东方超高速发展,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周期性。
比如投资东方的人越来越多,外部需要的红钞越来越多,红钞在国际上供不应求,被迫增值。
但之前投资东方的人,全都大赚特赚,又没办法把红钞汇兑出去,相当于在内部,红钞数量供过于求。
相比之前的内增外贬,现在到了内贬外增阶段。
因此外资不约而同的围堵三系,意图趁着红钞增值,打压东方商品的竞价能力。
而货币内部贬值,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降低印刷量,但我们处于超高速发展阶段,外部又需要大量红钞,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极端做法,也就是提高内部需求,让社会需要更多红钞。
如果按部就班的发展,红钞需求只是平稳增长。
但推动民营经济建设,开放更多领域,民营需要红钞投资,之前涌入东方赚了大钱却无法汇兑出去的外资,也需要把手里的红钞投资出去,同时产生的项目和对应岗位,还需要发放薪资.
最终,内部的红钞,全都被大项目吸收,我们也就可以继续印刷红钞。
所以馀三元推动民营建设,相当于执行五年前跟我老师制定的周期性决策。
换成美刀,又叫美刀潮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