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张居正对方逢时的期望(2 / 2)

说到这里,张居正闭了闭眼睛,显得有些疲惫。

「王一鹗有魄力,有毅力,更有手段。

万历十一年以后,大明万历新政改革,会更加迅猛,更加激进,在全国各地方方面面造成的影响应该是巨大的,所受的阻碍,也会超乎想像。

但是老夫不担心王一鹗会顶不住,他完全有能力击破这些阻碍。

他可是提着提刀砍过倭寇的人,这气魄,比老夫要足得多!」

「没错!」潘晟和方逢时对张居正的评价非常赞同。

「潘应龙善于搞经济,他头脑灵活,杨金水当年能把统筹处丶输捐局和少府监搞得如此出色,很大一部分功劳得力于潘应龙。

皇上评价他,对市场经济有着异常敏锐的直觉,以及极其深刻的认识。

在经济建设方面,老夫认为目前国朝上下,还没有谁能超过他。就算有,也要等新一代学子在实践中历练出来,也是十年以后的事。」

潘晟和方逢时继续点头,赞同张居正对潘应龙的评价。

「现在皇上对内阁如此安排,就是希望整个内阁全心全意投入到大明经济建设中,加快工业革命,继续遥遥领先这个时代。

这是皇上在下月朝议局会议上的讲话主题之一。

但是一味地刚猛,很容易造成太多的隐患。

皇上扶了张凤磐上来。

你们明白什麽意思吗?」

潘晟明白了,「皇上让张凤磐去跟那些守旧官僚斗,跟那些只顾自己利益丶不顾大局的官僚斗!」

「没错,张凤磐治政,肯定不行。治人,那真是一把好手。这些年也历练出来了。

皇上让张凤磐去跟这些人斗,真是知人善用啊。」

张居正说到这里,转头对方逢时,他寄予厚望的楚党接班人说。

「行之,你想想,如果皇上只是让张凤磐当咬人的狗,有很多官职可以安排,为什麽偏偏安排了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这个职位?」

方逢时恭敬地拱手答道:「还请叔大教在下。」

「行之。阳明公有句话,叫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经济建设可以突飞猛进,但是大明百姓陋习成见,却一时半会难以改变。

这些日子,皇上跟张四维在报纸上一唱一和,阐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方向和新任务。

以前张四维的任务只是摧毁旧有的文化思想,现在要重新建立新的一整套精神文明。

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

详细的内容,你肯定研读过,读完后你应该感受到皇上的大气魄。」

「是的叔大,皇上不仅要改造大明,还要改造整个世界和时代。」

「没错。改造大明,不仅仅是国强民富。现在想来,当初老夫在西安门学堂,说出国强民富是最终目标时,为何皇上脸上会不屑一顾。

在皇上的设想里,对大明的改造,是由内到外,从物质到精神,从衣食无忧到整个精气神,全部要改造。

现在你们也非常明白,皇上为什麽一定要摒弃理学旧儒,还要彻底将其打倒摧毁?因为只有打倒摧毁了,才好盖一座新的。」

张居正眯着眼睛,目光深邃。

「此前皇上一直没动,因为李贽为首的新学理论家,一直在不断地融合皇上的辩证唯物主义为主的新学,与扎根华夏文明的诸子百家学说。

前些年有些粗糙,这些年融合得非常不错,还借鉴了西夷传过来的逻辑学丶政治学等思想,现在非常完整和完善。

有了新的完整理论体系,皇上就可以开始搭建新的思想道德建筑。

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

马车还在哒哒地向前,方逢时听得非常认真。

他虽然比张居正大三岁,科试更是早两科的前辈。但是此时他更像一位学生,听取老师传授毕生的经验。

「还有一项重要职责。那就是科学文化建设。皇上说的很清楚,科学文化建设是大明不断推进工业革命,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的坚实基础。

此前天下人才全投入到读理儒经义,埋头八股文。你我也是那样出来的。其馀学识,一概不问。

这样学出的士子,能治政理事,全凭运气和天赋。

皇上就是要打破这一延续千年的陋习!

行之,按照皇上的理论,大明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完全依靠的是科技发展,引发了工业革命。

现在大明要完善思想文化体系,建立与生产力适配的生产关系,也需要一场革命,思想和文化上的革命。

这次革命,皇上把它委托给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张四维,还有你,就是推动这场革命的先登陷阵之士!」

方逢时郑重地点点头:「叔大的良苦教诲,在下牢记在心!」

他完全听懂了张居正的话。

张四维滑头得很,在这场革命中,他绝没有做先登的勇气和决心,很有可能会像以前那样,中途脚底抹油。

那时自己必须要挺身而出,接过重担!

接住了,也就接住天大的功劳和泼天的富贵。

楚党更是找到了生存发展的新领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