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歧途?」左若童愣了一下,不理解道:「之维小友的意思是说,我新提出的逆生路径是错的?」
「并不是错的,」张之维说道:「刚才不是说了吗?若能做到,当得上佛门的阿罗汉境界。」
「那为何?」左若童不解。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而不得。」张之维说道:「若真修成那样,或许是境界到了,或许也能达到左门长你所追求的把后天构建化为先天浑然的地步,但那时候你,绝不是现在的你,那种状态怎麽形容呢……」
张之维顿了顿,说道:「我把他形容为保真,但不全性,你依然是你最真实的你,但不是全部的你。」
「当为阿罗汉……保真……不全性……」左门长重复了一下刚才的话,虽然他不清楚阿罗汉这个境界究竟是怎样的光景,但他对阿罗汉的定义还是知道的。
这是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又称「声闻菩提」「无学果」,代表个人解脱的终极成就。
而在阿罗汉之上,还有菩萨果位,但这是大乘佛教的境界,意为「觉悟有情」「菩提萨陲」。
至于保真,但不全性,说都说到这个份上,他自然也明白其中含义,修成了最真实的自己,但却没有全部的性情。
全性保真是全性的理念,从他们叫全性,不叫保真,就不难看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全性是大于保真的。
张之维继续道:「『保真』就如快刀斩乱麻!只留最核心的『本我思维』,将一切多馀性情,无论善恶美丑……尽数斩却!」
「而全性,就需要深入解析了,比如你刚才说做人当以诚,你用了『诚』这个字。但『诚』这个概念本身,是通过念书得来的外来思维。」
「你那最初始,最纯净的本我思维里,一开始可没有『诚』这个概念的。」
「最真的本我思维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团纯粹丶天然丶未受任何污染的炁,不含任何后天概念,根本不知道什麽叫诚,什麽叫不诚。」
「它就是世界上最纯净的存在本身,甚至不在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而是在另一个维度上,王阳明称之为未发之中的良知本体。」
「这个良知本体是绝对清净纯粹的状态,是你的全部性情诞生之前状态,是生命的根源,这也就是你们三一门所追求的先天一炁的状态。」
「但这种状态,还不是真正的『你』本身,可以把它理解为基石,生命的起点原料,但绝不能认为这基石就等于『你』这个人!」
「真正的『你』,是在生命诞生的某个关键点突然觉醒,当思维第一次闪现出自我存在感的那个奇迹的瞬间,那颗从性与命的交织中点燃的思维火花,那才是真正的,独特的你。而不是逆练追溯回先天一炁时的原初浑沌状态。」
左若童眉头紧锁,陷入深思,片刻后,说道:「如此说来……我们三一门的修行,其实是错把那个原始混沌状态,当成了真正的『我』?」
张之维说道:「正是如此!这就是最根本的区别,只有认清这个区别,跨越这一关,才是真正的全性保真。」
「原来如此!」左若童说道:「这麽说来,如果只有保真,没有全性。是不是就是,我还是我,但不是现在的我,我会变成一张白纸,没有喜怒哀乐,没有善恶,太上忘情,只剩下清静无为的本我思维。」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张之维说道:「若是在道家,这叫太上忘情,若是在佛家,这叫阿罗汉果位,若是在儒家,这就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学派所追求的圣贤境界。」
左若童说道:「难怪菩萨果位和阿罗汉果位的区别是『觉悟有情』,难怪阿罗汉只能度自己,不能度众生,因为根本不会有这个概念。」
「这麽说来,我三一门的逆生一道,即便能通天,却还是阿罗汉果位。」
「倒也不是如此。」张之维说道:「具体能走到哪一步,还得看自己的修行。」
左门长瞬间反应过来,说道:「我是太狭隘了,总是对自家的手段,抱有更高的期待。」
「其实,不管是修逆生,还是修佛,修道,本质都只是一个修行方式而已。」
「用脚走,骑自行车,开小汽车,按理来说,都能到终点,具体走多远,还得看自身。」
「自己的修行足,用脚也能走到最高最远,自己修行不足,坐汽车也会半路翻车,这些都是工具,都是拐棍。」
「没错!」张之维点头,「所以大可不必拘泥于此。」
「那麽,全性修行起来,有什麽需要注意的呢?」左若童问。
「全性的修行一步一步来,特别是在认清本我思维,以及壮大本我思维的方面,必须要小心。」
「以前,我非常排斥外来思维和身体本能产生的思维,也就是饥饿丶寒冷之类的感受,这也是很多道士和尚动不动就喜欢辟谷的缘故。」
「但后来我发现,这些东西,其实也不必畏之如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外来的思维丶本能的反应,其实也可以变成本我思维成长的肥料和能量。」
「所以,我也就不去刻意的压制这些东西,以前,我可以几年不睡觉。」
「但现在,我困了就睡,饿了就吃,有时候兴致来了,甚至无视规矩,去吃点牛肉也无妨,主打的就是一个随性而为。」
「之维小友的如此境界,真是让我望尘莫及啊!」左若童感叹一声,心里暗道,世人只知道张之维天赋绝顶,实力强大无比,做事蛮横直接,杀生无算。
但却都忽略了他在思想上的超高境界,大道至简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甚至简到了很多人都看不懂的地步。
左若童赞叹道:「之维小友如今的境界,倒是让我想起了传说中的活佛济公。」
「济公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世人若学之,如同进魔道,之维小友也是如此啊。」
「所以,我在效仿的时候,也得小心谨慎,时时自省,免得落得和那些全性妖人一个境地。」
「左门长你言重了,你的境界远超全性众人,即便他们的掌门,也差了点火候,只不过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今拨云见日,前路自当坦荡!」张之维说道。
「可不敢如此想!」左若童说道:「之维小友,我说说我的理解,请之维小友斧正!」」
「左门长请讲!」
左若童继续道:「你刚才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把外来的思维,变成本我思维成长的肥料,其实就是找到本我思维最真的本愿,然后围绕着这去进行,去修行,去一点点磨炼。」
「如果本愿是助人,那就以一颗赤子之心去行侠仗义,如果本愿是肉欲情爱,那就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去情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