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兵压襄阳(1 / 2)

隋朝的棋局 高月 2674 字 1天前

第612章 兵压襄阳

元家最终同意了独孤家族的调整,将立晋王为太子改为十年内不立皇嗣,加了一条封李渊为太原总管,各个家族秘密讨论后,又增加了一条,保护关陇贵族财产安全。

一共五个条件获得一致通过,随即由元弘嗣和独孤纂前往洛阳,和天子谈判。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武川楼秘密协商完成,基本上只有各个家族的主要代表知道,隐瞒得滴水不漏。

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中旬,距离萧夏给萧铣的一个月期限届满只剩下十天了,萧夏决定亲自赴江夏,夺取这场荆襄之战的胜利。

王妃崔羽这两天有些焦虑,丈夫竟然要把重大事务决策权交给她,当然是在丈夫长时间离开京口之时。

入夜,崔羽端着一盏茶走进丈夫书房,萧夏正在整理行李,将一些书籍和玉石等小玩意放进箱子中。

「夫君,先喝茶吧!」

萧夏点点头,接过茶盏喝了两口,他见妻子眉头不展,便笑道:「还在为那件事烦恼吗?」

崔羽叹口气道:「我怎麽可能不烦呢?以前你外出,不都是正常运转吗?为什麽现在非要我来批准?」

萧夏拉着妻子的手柔声道:「因为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以前是靠信任来维持,我信任高熲,信任刘文静,全靠他们自身的品德来支撑江南道的运转,但靠人品支撑始终是无法长久,最终还是要靠制度,以前我们都含糊其词,以为我们只是在维护江南道总管府的运转,现在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不是江南总管府是什麽呢?」崔羽不解问道。

「是晋国,我的管辖区实际上是一个王国,和朝廷没有关系,刘文静是晋国相,晋国相只能执行相权,他绝不能拥有国王的权力,哪怕是临时拥有也不行,这是原则问题,我外出,权力应该交给世子,因为世子年幼,所以由他母亲代行,你现在明白了吧!你并不是代行我的权力,而是代行秋官儿的权力,这才叫合法合理。」

崔羽终于明白了,原来自己代行的是儿子的权力。

「我明白了,可是万一有些事情我不知该怎麽处理,该怎麽办?」

萧夏笑道:「办法当然有,如果你真不知该怎麽办,你可以请教姑母,或者你可以要求举行资政堂合议。」

「资政堂合议是什麽意思呢?」

「我一共封了五名幕僚资政,高熲丶刘文静丶萧琮丶裴文安丶张云秋,我会给你一枚资政合议的印章,重大问题你不知道该怎麽办?你就在牒文上盖上『资政合议』,然后刘文静就会召集其他四名资政,在资政堂内讨论你不知道该怎麽办的事情,他们都是作为幕僚来讨论,最后会给你一份意见,你就可以根基他们的意见进行批示。」

「那是不是太麻烦他们了?」

「千万不要有这个想法,这是幕僚分内之事,他们每个月都有几十贯的幕僚补贴,他们很愿意讨论,给你提供建议。」

崔羽点点头,「好吧!」

萧夏随即把自己的晋王印丶总管执行印丶资政合议印,以及紧急调兵金牌都给了妻子,给她讲解了怎麽使用。

次日一早,萧夏乘船离开了京口城,前往江夏,与此同时,裴行俨也率领三万骑兵从长江北岸赶往永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