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老乡。
这俩词儿组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个胡惟庸。
倘若老夫是他刘伯温的浙东老乡,这会儿就该赶紧想办法请夏煜请顿酒,好歹安排个不大不小的罪名,直接发配去登州府做苦役,也好过被他刘伯温送到辽东去开荒!
李善长一边在心里吐槽,一边说道:“光是沿海一带的百姓怎麽够?”
“跟江南内地的百姓比起来,沿海一带的百姓会种地吗?”
李善长将目光投向朱标,拱手说道:“依臣之见,既然要迁移百姓去开荒,而且是大面积丶长时间的开荒,就不能只盯着沿海一带的百姓。”
朱标直接点了点头。
迁呗。
江南沿海的也好,江南内地的也罢,只要迁到辽东,胡惟庸自然会想办法安顿好他们。
想到这儿,朱标便笑着说道:“孤想起来了,姐夫曾经说过,辽东之地虽然苦寒,但是土地却算得上一等一的肥沃,若是开发得当,便是塞外鱼米之乡。”
“既然要迁移百姓过去,那就不妨多迁一些。”
“胡参政也算得上老持有重,有他在,必然能安顿好这些百姓。”
说完往辽东迁移“百姓”的事情,朱标又继续说道:“孤忽然想到,登州府能有屯垦农场,辽东不也一样可以有?”
李善长和刘伯温微微一怔。
登州府屯垦农场是杨癫疯临时弄出来的,用於安置那些不适合继续待在军中却又不愿意离开军中丶以及那些想要退出军中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的卫所军士。
那辽东的屯垦农场呢?
在大量迁移江南百姓去辽东的前提下,在辽东搞什麽屯垦农场就有一种脱了裤子出虚恭的感觉。
如果不是他朱副皇帝闲的没事儿干,那他是想大量裁汰卫所军士?
想到这儿,李善长不禁和刘伯温对视一眼。
李善长直接摇了摇头,劝道:“殿下三思。”
朱标哦了一声,问道:“为何?”
李善长道:“殿下,各地的卫所军士裁汰之後,可以在当地搞屯垦农场,没必要把人都送去辽东。”
关键是你得考虑人家是不是愿意去辽东。
毕竟辽东苦寒是出了名的。
在没有变成塞外鱼米之乡以前,那些被裁汰下来的卫所军士们又怎麽可能愿意去辽东?
再者说了,裁汰卫所军士是那麽容易的?
一想到卫所里的那些丘八大爷们,李善长又忍不住有些头疼。
真他娘的见鬼了。
真的。
要说允许丘八大爷们退出军籍,转为地方的民籍,估计那些丘八大爷们一个比一个积极。
但是要说让他们退出军籍,然後去屯垦农场里过那种半军半民的日子,估计这些丘八大爷们就敬谢不敏了。
也不知道他杨癫疯是怎麽劝说那些大爷们同意去屯垦农场的。
现在朱副皇帝打算跟他姐夫学,大量裁汰卫所军士,他能成功吗?
李善长越想越是头疼,劝道:“以臣之见,不如先看看登州屯垦农场,後面再设置辽东的屯垦农场?毕竟涉及到各地的卫所,眼下又正是北伐的节骨眼儿,大量裁汰军士……”
没等李善长把话说完,朱标就笑了起来,说道:“韩国公想的岔了,谁说孤要大量裁汰卫所军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