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有我在呢
发布会结束后,曹阳跟韩总又聊了一会,倒也没有再聊献礼片的事,而是随机聊了一些影视圈的话题。
既然聊影视圈,最后不可避免的聊到了好莱坞。
「这两年咱们国内的票房市场增长迅猛,去年那麽大影响的经济危机爆发下,全年票房比07年仍然增长了30%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都能看出来华夏市场的潜力,好莱坞也不例外。
说到这个,你是不知道我这两年面临的压力有多大,被好莱坞的电影公司甚至是他们的官员投诉了多少次,要不是我这几年还算有点贡献,早被人弄下去养老了。」
韩总感叹了一声,笑看摇摇头,接看道:
「说不定就连养老都做不到,我挡了太多人的路,尤其是每年的二十部进口大片,他们就说我故意卡着,不进口当年最火的。
为这事,好多人跟我谈话,没办法,一些大火的电影,你不引进,观众也有意见,我只能妥协。
咱国产电影这几年是进步了很多,但跟好莱坞的大片还是没法比的,竞争不过,不是一个档次。
既然不是一个档次,咱老韩就想想办法,让他们不在一个档期,把好莱坞一些有竞争力的大片,全安排在一个档期,让他们自己打自己去。」
韩总抽了口烟,吐出烟圈,笑着说道:「我现在呀,其实还是很满足的,咱老韩也跟着你投了不少电影,拉升了中影很大的绩效,大奖也跟着混了几个,这待遇——哈哈,也加了括弧。
我呀,也满足了,因为得罪太多人,这是之前都不敢想的事情,说实话,曹阳,你就是我后半生的大贵人。」
「瞎,师兄,感性啦,说这些干什麽,你对华夏电影的功绩,是谁也抹杀不了的,相信我,将来谈起这个时期的华夏电影,你绝对是不可绕过的人物。」
曹阳能听得出来,韩总其实不是真的在抱怨,表面上抱怨,实则在「炫耀」功绩呢。
确实,将来要是说到华夏电影爆发的起步阶段,曹阳肯定是最重要的主角之一,韩总也是时代的主角之一。
「哈哈,但愿真如你所说吧。」
韩总眯着眼,美滋滋的又吸了口烟。
他为什麽要说这个?
谁也不是傻子,曹阳从担任奥运总顾问开始,接连拿到了全球第一个欧洲三大最佳导演大满贯丶欧洲三大三金大满贯,又在奥斯卡拿到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要知道,取得了这麽大的成就,也算是为国争了这麽大的光,要说上面不给奖励,那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曹阳早在两年前,就当选了文联副主席,这可是正儿八经选出来的,别管是不是北电系的人推上去。
要是没有过人的真本事和服众的能力,就算是北电系的人使出吃奶的力气,也不可能让曹阳三十来岁就当选文联副主席。
这可是有正式编制和正式职级的,是正儿八经的副部,不是兼任那种。
韩总不知道曹阳下一步会去哪,不过,曹阳是聪明人,大概率不会放下一切去从政。
没办法,起步太高也是麻烦事,再加上专业的限制,几乎能看到头。
但是,若是不专职从政,仍然只是在二线的话,那麽就有极大可能再升一级。
这一步踏上去,那就截然不同了。
就算是没有其他方面的实权,在下面处在低位时,还有可能让一些人不买帐,但到了这个位置,整个华夏才有多少人?
这个位置在国内几乎是可以去见任何人的。
你不买帐,他就敢去最上面给你上眼药。
更何况,曹阳还那麽年轻,就算今后三十年就此不动了,但只要不犯大错,凭藉他对华夏电影的贡献,到了退休年纪·
很可能会再往上一点,成为人大副,或者政协副。
所以,只要曹阳现在再往上动一下,哪怕没有实权,但话语权还是非常大的,说的话也是大多数人都要认真听的。
韩总知道自己得罪了太多人,他还想着能安稳的退休呢,而曹阳,是他能安稳退休的关键。
「师兄,有件事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犹豫,到现在还是没拿定主意,你帮我参谋参谋?」
曹阳犹豫了片刻后,说道。
听了曹阳的话,韩总直接把手里还有大半截的烟按灭在菸灰缸,神情严肃的说道:「
师弟,你说。」
能让曹阳犹豫不决的事,韩总觉得肯定是大事。
大事就要认真对待。
「师兄,不用这麽严肃。」
曹阳笑着说道:「是这样的,你也知道,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横扫全球,除了因为国家强大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的电影工业化。
如果只是国家强大而电影不好看,想要全世界大卖也不可能,能全球大卖,艺术性不谈,普通观众认为的好看,肯定是第一位的。
他们的商业电影制作,有一套固定的流程,简单点说,就是流水线式生产方式,本质是一套将创意标准化丶生产模块化丶风险最小化的精密工业系统。
另外,制片人制度,也有利于把控这一切。
咱们国内,一部电影的好坏,对导演的依赖程度是最大的,至少目前还是这样。
不过,这一套也有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因为风险管控,所以发展趋势就会趋向于借鉴成熟的模式,从而不敢冒险创新。
长此以往,就会扼杀导演的创新能力,甚至会创意枯竭丶风格趋同丶作者性消亡。」
曹阳叹了口气,又说道:「这件事我跟诺兰丶伊斯特伍德丶马丁斯科塞斯等人探讨过,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当电影开始模仿流水线,我们生产的不是梦想,而是文化罐头。
流水线的悖论在于:它用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扼杀了万分之一的神迹降临。
这套系统最终会蜕变为文化界的血管支架,维持产业生命体徵的同时,也阻塞了野蛮生长的毛细血管。」
曹阳不由得想到后世。
其实,在网际网路那些巨头进入娱乐圈后,本质上,并不是网际网路以他们的方式制作电影或电视剧,而是采取了类好莱坞式的生产方式:炒作以及风险管控。
他们用大明星,用流量,用小鲜肉—-本质上,就是炒作以及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管控,把风险降到最低。
只不过,这些网际网路企业重点学了风险管控以及炒作,而忽视了标准化和模块化。
所以,他们的那一套见效的快,崩溃的也快。
至少没有好莱坞持久。
当然,好莱坞也没好到哪去。
如果现在开始,全力推进好莱坞那一套,应当可以避免网际网路进场后的急功近利,使得国内的影视发展潜力更持久一点。
但就算是持久,也是有限的,约等于饮止渴,终归是要还的。
看看好莱坞后来缺乏创新,走进死胡同就知道了。
影视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产业,最好是要制定长远的规划。
听了曹阳的这一番话,韩总内心确实有些震惊。
作为中影的老大,要说他没想过华夏电影行业的发展,那是不可能的。
「学习好莱坞,电影工业化和市场化」,这是内部喊出的口号,但是具体怎麽工业化和市场化,内部也一直在争论不休,规范市场,这是正在做的事。
电影工业化,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国家甚至在这方面推出了很多倾向性的政策和措施。
但是,好莱坞的全球攻城略地,让大多数没有进一步深思,那就是曹阳说的创意枯竭丶风格趋同丶作者性消亡毕竟,好莱坞如今正如日中天,摸着好莱坞过河,至少眼下是正确的。
至于那更进一步的长远发展,不是没人想过,也不是没人提过,不过没人像曹阳讲的这麽透彻。
另外,还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一一你都还没发展起来呢,就否定好莱坞的发展之路,岂不是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