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清除异己(1 / 2)

复山河 新海月1 6940 字 3小时前

第512章 清除异己

李牧的疑惑,没有人回答,但一众文官是真的心里苦。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确实计划着扶持几路兵马,在联军中制衡李牧。

怎奈世界上有一个词,叫「烂泥扶不上墙」。

想要他们砸资源扶持,也得有扶持价值才行。

偏偏这帮勤王将领,一个个都不成器。

带出来的兵战斗力不怎麽样,但祸害百姓的能力却是一个赛过一个。

倒不是大家爱民日子,主要是他们也读过几本兵书,知道军纪的重要性。

一名将领连自己带出来的兵都约束不住,妥妥的酒囊饭袋。

与其扶持他们,还不如从勋贵系将领中,随便拉出一名总兵扶持。

最少这些人带出来的兵,能够做到令行禁止,不会给他们惹出那麽多麻烦。

如果知道了文官们的想法,一众总兵肯定会忍不住叫屈。

带出来的部队,名义上都是他们的手下,实际上勤王大军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

地方巡抚为了保存实力,还刻意扣下了精锐,塞入一群乌合之众凑数。

他们这些带兵勤王的总兵官,也不是朝廷的常设总兵,而是为了只会方便指挥部队临时授予的职务。

胳膊拧不过大腿,面对文官和主帅的联合施压,小插曲很快结束。

无论一众将领是否情愿,都被迫接下了军令。

名义上是联合作战,但所有人都清楚,这次勤王战争以李牧所部为主。

其他部队跟着过去,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

藏地。

「诸位兄弟,刚刚收到消息,辽东镇反了!」

武穆侯方羽轩的话刚说完,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见惯了江南的花花世界,跑到青藏高原上来苟延残喘,想想就觉得憋屈。

可是没有办法,虞军杀的太猛了,要不是他们跑的快,坟头草都长了不知道多少茬。

「侯爷,好机会啊!」

「以往的时候,虞军全部都来追杀我们,这一次他们自己内斗起来。

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大虞朝就会四分五裂,正是我辈大展身手的好时候!」

刘老旭率先附和道。

看得出来,日子苦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

最起码大家保持住了斗志,时刻渴望着打回去。

倘若盘踞在富庶之地消磨十年光阴,估摸着一个个都沉浸在温柔乡里,变成了冢中枯骨。

「刘老哥说的不错,现在确实是最佳机会。

辽东镇造反,各地肯定要起兵勤王,到时候蜀地必然兵力空虚。

只要我们打的速度足够快,定能一举拿下蜀地,奠定王侯霸业之基!」

丁老三当即支持道。

藏地这鬼地方,他是一天也不想待。

一起过来的许多老兄弟,没有倒在战场上,反而被恶劣的气候折磨致死。

受物资匮乏的影响,那麽是他们这些军中高层将领,生活水平也大幅度降低。

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还要和当地土着势力争夺资源。

「兵肯定是要出的,但不能太快。

在出征之前,我们必须先要稳固后方。

藏地的气候再怎麽恶劣,终归是一份基业,不能轻易舍弃。

万一争夺天下不利,我等兄弟也要有个退路。」

乐三顺势补充道。

经历过一次失败,总得吸取教训。

大虞朝再怎麽衰落,也不是他们这支义军残馀,就能够撼动的。

连制定战略计划,大家也只想着夺取蜀地。

明显是对争夺天下,缺乏足够的信心,只想着能割据一方。

至于后续的战略部署,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他们这帮人本来就不擅长战略规划。

「乐兄弟说的不错,藏地的基业肯定不能丢。

不光不能丢,还必须发展壮大。

大虞朝崩溃,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现在只知道辽东镇造反,更多的详细情报,尚未打探出来。

反攻蜀地的计划,必须等蜀地官军离开之后,才能付出行动。

当务之急是加快藏地攻略,务必赶在入蜀之前,把这些土着势力消灭乾净!」

方羽轩当即下令道。

吃过上一次起义失败的亏,他已经意识到一个稳定后方的重要性。

尽管藏地不是王侯霸业之基,好歹也诞生过吐蕃那种割据政权,巅峰时期还能大唐王朝过过招。

作为后路经营,还是问题不大的。

……

西域。

「王爷,好消息啊!」

「肃州那边传来消息,关中义军杀出潼关了。

据说是辽东镇谋反,大虞朝爆发内战,顾不上陕西啦!」

兵部尚书贾思淼兴高采烈的汇报导。

作为白莲教三大反王之一,他们这一路算是最没牌面的。

在义军最风光的时候,放弃了夺取中原的机会,直接入蜀避开了虞军的锋芒。

想割据蜀地,偏偏受挫于成都府。

平叛大军杀来之后,试探性的打了一仗发现不是对手,再次选择了跑路。

跑的这麽快,也不是没有好处,最起码手中的实力保存较为完整。

为了躲避虞军的兵锋,他们一路走走停停,硬是迁徙到了西域。

在大虞境内,他们是被官军追杀的丧家之犬,进入西域情况立即大变。

对比那些人口仅有几万丶十几二十万的西域小国,他们也是庞然大物。

恰好西域霸主叶尔羌汗国,此刻正陷入黑山派与白山派的宗教斗争中,给了他们可可趁之机。

短短数年时间,就被他们取而代之,一跃成为了新的西域霸主。

终归是见过大场面的,哪怕发展顺利,众人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纵使成为西域霸主,他们手中的真实实力,依旧赶不上割据蜀地的时候。

这年头的西域,已经不是汉唐时代了。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让这条古老的丝路丧失了往日里的繁华。

小冰河时代带来的降水减少,西域一样是受害者。

幸好有祁连山冰雪融水形成石羊河丶黑河等内陆水系,为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天山的冰雪融化,诞生了大河沿河丶塔尔朗河等水系,成就了吐鲁番盆地的繁荣。

再加上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共同缔造了现在的西域格局。

光这些内陆河流,也只能保障流域沿岸的农业生产,其他地区还是靠天吃饭。

降雨减少,限制了西域的发展。

如果没有大的变化,现在就是他们发展的极限,想要继续发展壮大,已经不是西域的资源能够支撑的。

「贾大人,这个消息核实过了麽?」

丞相史梓承一脸关心的问道。

如果大虞朝依旧处于鼎盛时期,那麽没什麽好说的,老老实实充当割据政权就够了。

纵使真有想法,也是去中亚抢地盘,而不是去招惹大虞这个怪兽。

可局势一旦发生变化,那就不一样了。

西域虽好,可终归不是故土。

国人乡土情结重,若是有机会打回去,谁不想衣锦还乡啊!

「这种要命的消息,下官自然要派人验证,才敢向王爷禀报。

不过我们的位置,终归距离中原太远了,收到的消息存在严重滞后性。

辽东镇谋反的事情,据说发生在半年前。

经过这麽长时间的变化,大虞局势发生了多少变化,现在谁也说不准。」

贾思淼慎重回答道。

西域偏安一隅,让他们躲过了官军的围剿,可同样限制了他们对局势的把控。

如果不是陕西义军杀出潼关,估摸着连辽东镇造反的消息,他们都不能这麽快收到。

事实上,关中义军在起兵前,也派人联络过他们。

东王魏豪虽然有「魏跑跑」的绰号,但是在白莲教义军队伍中,依旧有不小的号召力。

只不过当时西域刚刚平定,正处于休养生息的阶段,他们没有精力折腾。

加上担心闹的太大,惹火了大虞朝廷,引来了官军主力围剿,就拒绝了关中义军的联手提议。

万万没有想到,没有他们参与,还是让义军夺取了陕西大部分地区。

这种事情没有后悔药可言,错过了充当反虞盟主的机会,陕西自然轮不到他们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