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那小子单相思了【拜谢!再拜!欠更6k】
皇后娘娘从盛家二郎身上收回视线,笑道:「哦?听你这话,五郎你心中是有人选了?」
徐载靖轻轻点头。
微醺的皇帝眼中有些许疑惑,一时之间也没搞明白,徐载靖为什麽担心别人不愿意。
侍立在皇后身边的贴身女官却反应极快心思周到。
看到徐载靖的表情,女官眼睛一转便躬身凑到皇后耳边,耳语了两句自己的猜想。
皇后仔细听女官说话时,一旁的赵枋表情颇有些不忿,朝着徐载靖摇头:「靖哥,你乃我大周郡王,又是今科状元!跨马游街的时候,多少贵女对你倾心?」
「王府侧妃之位,京中哪家贵女会不愿意?」
徐载靖看着赵枋无奈的笑了笑:「殿下,有些事情实在不好说。婚姻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时,
皇后娘娘身旁的贴身女官已经说完话语站直身子,发觉徐载靖的视线,这位女官还朝着他点头致意。
眼中带着了然神色的皇后娘娘,朝着徐载靖笑了下后,探身凑到了皇帝身边耳语了两句。
皇帝一边听,一边眼神放空的看着某处,似乎是在回忆什麽场景。
听完皇后的几句耳语解释,微微点头想到了什麽的皇帝,便将目光转向了正在和同僚碰杯饮酒的盛紘。
没等盛紘发觉皇帝目光扫过,皇帝又看向了不远处的齐国公。
赵枋看到此景,茫然的说道:「父皇母后,你们说什麽呢?」
皇帝没理赵枋,只是再次看着徐载靖微微点头,说道:「五郎,你这孩子思虑的很有道理。」
徐载靖不是很确定,那位贴身女官和帝后是否真的明白自己的意思,只能带着疑问的眼神,有些紧张的看着上首帝后二人。
看着徐载靖的表情,皇帝捋着胡须笑了起来:「呵呵——你这小子眼光倒是不错。」
皇后娘娘认可的微笑点头。
赵枋看着帝后,又侧头看着徐载靖,语气着急的问道:「靖哥,你和父皇母后在打什麽谜语呢?」
皇后朝着身后摆了下手。
贴身女官便快步朝赵枋走去,躬身后和赵枋低语了几句:「殿下,郡王殿下所想的侧妃之位,多半是想要给盛家姑娘。」
赵枋闻言眼睛一下瞪大:「盛家?」
说着,赵枋不禁侧头看向了不远处的齐国公。
虽说正月进宫拜年时,齐衡求赐婚的时候没有说出是哪家姑娘。
但是好听八卦的赵枋还是能从别人的猜想中知道:多半是盛家的姑娘。
只是盛家有三个女儿,赵枋不确定是哪个姑娘而已。
贴身女官继续道:「齐国公世子和郡王殿下都是盛家书塾的同窗,总要多考虑一下盛家的名声。」
赵枋闻言缓缓点头。
半年不到,和盛家姑娘一起读书的齐衡和徐载靖,都想娶盛家的姑娘。
知道的内情的,会说盛家想让自家姑娘读书明理。
可不知道内情或在外面妄加揣测的,可能会说盛家姑娘狐媚高门公子!盛家也是想借着读书的机会,让自己的女儿攀高枝儿。
尽管盛紘的确是宠妾灭妻嫡庶不分,盛家内宅里也有不少勾心斗角的糟心事儿。
了解内情的人也会说一句『书香门第,全是打戏。』
却也说了,得有人了解内情。
盛家很多事儿都是关上门来说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捂住了。
所以盛紘如今看来,也是治家有方颇有清名的官员。
徐载靖这事儿的风言风语,确实能影响盛家在外的风评的。
「听闻盛家老祖宗是乃是姜桂之性,老而弥辣,又是郡王殿下的长辈!」
「盛大人也颇有清名,若是郡王殿下冒然提起此事,为了家族名声考虑,盛家或许真的会婉拒这门亲事。」
女官说完,便直起身回到了皇后娘娘身旁。
女官和赵枋说话时,帝后二人也没闲着,而是凑着一起低声说着话。
皇帝一句:「金明池那日,朕好像见过盛家的女儿。」
皇后回一句:「驭马踢开北岸船坞的便是盛家女儿,那日在临水殿中,好像是和铮铮站在一起。」
皇帝又道:「那孩子好像是盛家庶女吧?倒是生的一副好相貌。」
皇后笑道:「陛下好记性!确实如此。」
帝后说话时,侍立在旁的大内官不住的点头。
皇帝挑了下眉毛,察觉到大内官的动作后,侧头看向了一旁:「你个老货跟着点什麽头?」
大内官看了眼徐载靖,躬身笑道:「回陛下,奴婢就是觉着郡王殿下好眼光。」
帝后闻言纷纷笑了起来。
在一旁听到不少的赵枋,也笑着看向了帝后二人,低声道:「父皇,母后,你们一说,儿臣也想起来了!」
眼睛转了转之后,赵枋又没头没尾的说了句:「怪不得.」
这句是在说徐载靖,还是说别人,这就不得而知了。
看着徐载靖的样子,皇帝笑道:「五郎,此事在你那儿是个不小的事儿!可在朕这里却十分好说。」
说着,皇帝看向了皇后。
皇后点头笑道:「陛下说的是!尤其是盛家那孩子还在金明池中立过功劳。」
皇帝酒意上涌,呼出一口酒气,道:「不如皇后今日就把事情办完,省的这小子出宫回家后还要牵挂此事。」
「臣妾遵旨。」
皇后点头说完,看着欲言又止的徐载靖,皇后又给了徐载靖一个安心的眼神。
随后皇后和皇帝低声说道:「陛下,铮铮和飞燕这两个孩子,咱们都是提前问过的她们的!若是盛家那孩子心有他属.」
在龙椅上坐了几十年的皇帝,向来是一言九鼎口含天宪。
听到皇后的话语,皇帝便微微蹙眉,习惯性的问道:「心有他属又如何?」
心有他属也是要听圣旨的。
皇帝说完,看着皇后面带微笑却满是嗔怪的眼神,思忖片刻后笑了笑,说道:「哈哈!皇后想的有理!五郎这孩子也不知道朕今日会一时兴起问他这个。」
说着皇帝看向了徐载靖:「自然也不会提前问清楚人家姑娘的想法。」
「五郎自是可以用一句『并无他想』来敷衍朕,可方才却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朕的确不能好心办坏事,辜负了五郎的坦诚。」
皇后听着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敬仰的看着皇帝。
皇帝轻拍桌面,笑道:「好!若是那孩子不乐意,那就此作罢,请皇后再给五郎你找一位侧妃就是了。」
皇帝说完,徐载靖赶忙坐着躬身一礼:「小侄多谢陛下。有劳娘娘和殿下操心。」
旁边的赵枋摇着头:「郡王侧妃的位子,放在汴京城里也是会被人抢破头的!到了靖哥你这儿,反而怕别人不进王府的门。」
没等表情尴尬的徐载靖说话,赵枋又道:「靖哥对父皇也太坦诚了。」
皇后瞪了眼赵枋后,朝一旁的贴身女官招了招手:「去,拿着本宫的令牌,命宫门外的快马将盛家六姑娘接来宫里。」
「就说.就说本宫感念其遇事果断,想见见那孩子。」
「还有,事后盛家六姑娘若是同意,不要忘了提醒本宫,命人去知会柴丶荣两家。」
「是,娘娘。」
积英巷,盛家。
寿安堂内外一片安静。
屋内,
罗汉椅上的小桌几已经被移开,
老夫人躺在罗汉椅上枕着靠枕,打着轻呼舒坦的午睡着。
不远处的窗户边,明兰拿着绷子却没有刺绣,只是有些出神的看着窗外的风景。
这时,
抱着一套新衣的小桃和丹橘,脚步轻轻的走了进来。
直到来到明兰身边,明兰这才察觉到两人。
两人吓了明兰一哆嗦,手里的绷子都拿不稳,差点给扔了。
看着明兰的被吓到的样子,丹橘和小桃疑惑的对视了一眼。
明兰赶忙看了眼罗汉椅上的老夫人,见老夫人继续酣睡,这才蹙眉看着两个女使,故作生气的低声说道:「你们走路怎麽没动静?!」
听到此话,
小桃无奈低声回道:「姑娘,是你看着窗外走神了!」
「我,我哪里走神了?」明兰眼睛瞥向别处狡辩道。
「丹橘姐姐在一旁就叫过你一声,你都没听到。」小桃直接道。
明兰话语一滞,眼睛一转后便说道:「低声些!你是要吵醒祖母麽!」
小桃闻言赶忙捂住嘴,小心的看了眼睡午觉的老太太。
丹橘看了眼明兰,低声笑道:「姑娘,这是小娘特意给您做的衣服,说是准备着您去国公府做客的时候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