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影响(2 / 2)

有些人直言,下一次核战争的爆发地,就是这里。

双方只要对局势有任何的误判,那就有重新开号的风险。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外界的压力,新德里很快就声明不会首先使用核,即只有对手先动用核,印度才会还击。

这一招也是学东大的,不得不说老祖宗的政治智慧,真的冠绝古今。

只不过与之相反,巴巴羊曾宣称,它将采取「先发制人」策略。

综合国力上,巴巴羊是弱于印度的。所以它必须强调其核威慑力,且保持主动。

巴巴羊的战略家认为,应该在新德里的决策者中制造疑虑,要他们认为发动常规军事行动有可能轻易地触及巴巴羊的「核红线」,这样他们就不敢乱来了。

说白了,就是你碰我,我就发疯。

方法虽然无赖,但未尝不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身在孟买的国际商人,因为担心局势,纷纷跑路。

罗恩也明显感觉到这两个月气氛明显不对,孟买这座聚宝盆,竟然有点「人气」凋零。

如孟买或纽约这样的城市,不过是这个星球上最近的产物,原住民本来就少,遍地是蠢蠢欲动的野心家。

来到孟买的人是因为孟买有利可图,当利益不再,他们不会委曲求全,对再次离开根本满不在乎。

一旦习惯了永远在路上的生活方式,很难再真正安定下来。

因此孟买人向往搬去西方,不仅因为那里的财富,也因为可以再次迁徙令他们振奋。

每年夏天,大批定居海外的印侨回到故乡。即便不回,他们也会寄来照片:

某某的儿子站在崭新的五十二寸电视机前;女儿坐在鋥亮的面包车引擎盖上;太太在开放式厨房忙碌,一手按在多功能微波炉上;全家在后院的泳池边谈笑,背景里的简易别墅清晰可见。

这些照片在孟买亲友的心中投下了定时炸弹。他们手握照片,环顾自己在孟买两居室的家,忽然觉得新买的沙发和苏尔二合一音响,那些上一刻还让他们如此自豪的新摆设,已经显得廉价和破旧。

他们曾经还能自我安慰:至少我的孩子学到的是正儿八经的印度价值观。

但当堂兄表姐的孩子从国外回来,他们发觉自家孩子和侄女外甥之间,其实无甚差别。

孩子们都穿足球衫,都看美国歌手的音乐光碟,满嘴青少年才懂的流行用语。

通常,从国外回来的孩子对去寺庙充满兴趣。他们在国外顶尖的课堂学到满满的关于印度教的知识,迫不及待要加以检验。

而当地的孩子则一心想着带表哥去夜店蹦迪,彼此的兴趣点根本不在一个频道。

好在这些只是富人的烦恼,普通人如果能用上苏尔全家桶,那就是成功代表了。

拉珠和妮娅都生了,全是女儿,这让罗恩大为惊奇。

连续两个儿子后,又连续两个女儿,这是在排列组合吗?

只在心里嘀咕了两句,他就抛之脑后。都是自己的孩子,该怎麽疼就怎麽疼。

罗恩抽时间陪了她们几天,又时不时的去安抚卡维娅和伊莎。

啧,女人多了也麻烦,尤其是有了孩子后。

他还是喜欢提上裤子不认人,潇洒!

当然现在说这些都晚啦,顶多以后注意,只走肾不走心。

罗恩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事业上,苏尔电器是后面一段时间的重点。

前面不停的搞大项目,一直在撒钱,要看见收益却要几年后。

苏尔电器却需要时时盯着,因为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我们的手机准备推出了?」他又回到了苏尔大厦的办公室。

「生产线已经就位,月底就可以开始备货,下个月预热上市。」

「备货多少?」

「一万台。」阿希什比划道。

这个数字不少了,毕竟全印度有手机的人才几十万。

「不够,再翻五倍。」

「老板,是不是太多了,成本就要好几亿卢比。」阿希什小心翼翼的提醒。

「没事,这次优势在我们。」

「怎麽说?」阿希什感兴趣的问。

「你知道电信部在全印度有多少个网点吗?」罗恩反问了一句。

「这至少数万个。」

「瞧,每个网点一部手机都不够分。不考虑农村地区,城市勉勉强强。」

「老板,你是说」阿希什瞪大眼睛。

「没错,」罗恩笑了,「马上苏尔手机就会成为电信部的合约机,会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哇!」阿希什激动了。

合约机啊,这是印度国内目前最强的销售渠道。

排除掉罗恩自己的印度移动,其他人买手机,当然只能选国有的运营网点。

印度移动刚刚发展,电信部依旧是庞然大物。

有这条渠道加成,五万部手机真不算什麽。

重点是搭上这艘大船,苏尔手机的品牌印象会快速在民间形成。

毕竟算是半官方背书嘛,自带光环。

阿希什打了个哆嗦,这后面会带来多大的收益,他简直不敢想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