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印度版网飞(1 / 2)

第430章 印度版网飞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印度的人口密度其实更低。

根据今年公布出来的数据,比利时的人口密度在130人每平方英里,荷兰是150人,而印度不到120人。

印度的爆炸式人口只集中在城市而已。新加坡的人口密度为2535人每平方英里。欧洲最拥挤的城市,柏林的人口密度是1130人每平方英里。

而90年的孟买城已达17550人每平方英里的密度,甚至在其中心城区的某些地方,这一数值高达百万人每平方英里。

这个数字创下了世界之最,同时意味着孟买的人口分布极为不均。

三分之二的城市人口把5%的城市面积挤得水泄不通,而剩下95%的土地则为少数特权阶层所拥有。

五十年前,印度的生产力在农村。那时的乡村贡献了71%的国内生产净值。

而今天,印度的生产力在城市,几座城就能轻松拿下六成的国内生产总值。

孟买上缴的国家税收占全国的3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除孟买以外农村地区的赤贫。

也正是农村人口的不断流失,心怀抱负的壮劳力削尖了脑袋进城打工,哪怕在孟买睡大街也要离开老家,这导致孟买人口爆炸。

假如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就能顺带解决城市人口过剩的忧患。

孟买是只金翅鸟啊。

对于为何选择来到孟买,为何不断有人选择来到孟买。一个住在贫民窟丶家中没有自来水丶无法解决如厕问题的人这样说。

在这座城市,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和他一样,至今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

同样在这座城市,在欧贝罗伊酒店俯瞰海湾美景的酒吧点一瓶唐培里侬香槟王的花费,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孟买人年收入的两倍。

那为什麽还要选择来到孟买呢?另外一个人回答:「在孟买饿不死啊。」

在印度的其他地方,路有饿殍的景象仍然存在,孟买却有几百家瘦身诊所。

其中一家诊所的负责人兼营养师说:孟买的模特为了保持体形,宁愿得厌食症也不好好吃东西。

这就是孟买领先全国的表现了。

营养师补充说:「在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吃不上饱饭的时候,孟买人却成天想着如何减肥。」

孟买诚然是印度最大丶最繁华丶最富庶的城市。

这就是孟买,极大之城。

孟买人有自己的高傲,他们瞧不起任何外来者。

在他们眼里,西餐比印度菜更受欢迎,咖啡比茶水更时尚。

养了几十年星巴克的胃,怎麽能受到阿萨姆奶茶的污染呢。

这里所有的事都向西方人看齐,从吃穿住行到关注的热点事件。

最近有传言说五月份将会是世界末日,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这样的消息:夜观星象,天降凶兆,北斗南移,紫微暗淡

人们纷纷从古吉拉特的阿兰港,世界最大的拆船码头往农村避难。仓皇逃离孟买的也大有人在,尤其是迷信的古吉拉特人。

湿婆军的卡马特藉机倒卖起了长途汽车票,狠狠发了一笔灾难财。

相信这种传闻的人很多,有些就发生在罗恩身边。

某次和玛丽她们相聚,她提到了那个红香肠经纪公司最早签约的演员,兰卡。

「你知道吧,那傻瓜回斋浦尔去了。」玛丽止不住的发笑。

「什麽?」

「他说世界末日了,要和家人呆在一起,咯咯」莲娜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兰卡在太阳传媒的这几年,已经混的小有名气。电影丶电视剧演了几部,GG代言也接了不少。

现在正处于他的事业上升期,结果某天他忽然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

「儿子,末日将至,我们一家人必定共进退丶不离弃!」

兰卡的父亲从杜拜飞回了斋浦尔,兰卡也在月初坐火车赶往老家,同父母丶哥哥一道等待末日降临。

「他说要回老家避难,我还以为他在开玩笑。」玛丽摇头。

「但他是真的为难,左手忠孝礼义,右手自由叛逆,他不知该如何做自己。」莲娜却有些理解。

「呦,大道理一套套的。」罗恩取笑她。

「我可是能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人。」莲娜很骄傲。

她这几年在宝莱坞混的风生水起,偶尔还会在自家杂志上写点文章。

至于水平嘛,糊弄娱乐圈的人足够了。

「说到世界末日,你们听说了千年虫的消息吗?」罗恩问。

「千年虫?听起来像是某种自然灾害?」玛丽皱眉。

「咳咳.」罗恩好悬没把嘴里的香槟喷出去。

「怎麽了,我说错了?」

「好吧,我就知道。千年虫不是自然灾害,更不是病,而是某种程序BUG。」

「所以.」

「你知道的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大量运用计算机,证券丶银行丶军事丶电力丶通信丶医疗.这些行业信息化程度很高,而千年虫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