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合肥是那麽好打的麽
建康。
数日间,萧衍终于将柳津等了回来。
柳津从寿阳离开后,一路舟车劳顿,甚至还没有回自己的府中,就进宫了。他还本想要说一句殿前失仪,可萧衍却是不在乎了。
「元举,寿阳之事如何?」
「臣得知寿阳失陷之后,直接去了上蔡。后跟随大野爽进入寿阳城,得知寿阳之乱乃是贞阳侯谋乱。」
「他?」
萧衍显然有些诧异,但并不相信这个藉口,冷笑道:
「大野爽还真是什麽妄言都敢编。」
「陛下英明,臣也以为以贞阳侯的性子,贪杯误事或许,谋乱绝无可能。」
萧衍点了点头,问道:
「大野爽何意?」
「大野爽欲继续和议,可臣以为这只是他的缓兵之计。大野爽随军五千骑,守住寿阳城不易,他需要时日,笼络人心。」
萧衍听了,面色沉重,道:
「若朕欲兴兵伐之,元举以为何人可行?」
「自是陈侯!」
萧衍摇了摇头,叹道:
「庆之病体未愈,恐难以施为。汝子仲礼,可行否?」
柳津面色一变,拱手道:
「陛下是想要从襄阳调兵?」
萧衍也有些无奈,叹道:
「世兵恐不堪用,我军能战之兵,多在巴蜀之地。建康空虚,如今再行徵募,恐缓不应急。」
南梁在江淮之地的军队数量还有三万,远超寿阳城中的军队。
可萧衍这位南梁的帝王,却对此时江淮之地军队的情势很了解。
寿阳一失,李爽率军南下,八公山上梁军戍堡之中的守军不战而逃,那些包围寿阳城的梁军更是不敢阻拦,直接放了李爽入城。
这样的战力,不足以应敌。
当然,这只是表面理由。
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萧衍没有说,也不能说。
这些年,萧氏子弟是什麽德行,萧衍能不知道麽?
萧渊明,让他守一座城他都守不住,竟然被十几个人就夺走了。
遑论其他还不如萧渊明的人。
让他们这些人领兵打李爽,不是白白去送麽?
「陛下,恕臣直言,我儿仲礼素有建功立业之心,恐不足以为一方统帅,征讨寿阳。」
柳津是很清楚自己儿子,因此,直言道:
「陛下,臣观大野爽用兵任将,有古良将之风,非常人可及。若是急于征讨,一旦再败,恐大江以北,不复国家所有。」
萧衍还是第一次从自己信任的臣子口中听到对于李爽如此的评价。
「依元举之见,当如何?」
「臣以为当立即抽调兵马,驻守采石矶,再遣可用之人,镇守合肥。如此,贼势便止步于寿阳。此后,或以战,或以和,再图寿阳。」
柳津这等老臣,即便不能亲自骑马上战场,可运筹帷幄,却是能做到的。
此时南梁在江淮之地的兵马多不堪用,可守城还是可以的。
守住合肥,便能掐住北方大军南下的通道。便是合肥最终失守,也能提前为建康预警。
更何况,南梁无将可用,北面却也是无兵可用。
先前三万北人之军全军覆没,让河南已然无兵可调。李爽要大规模徵调兵马,根本瞒不过南梁的耳目。
此外,徵调兵马,也需要时间。如果李爽真的有大动作,南梁再反应也不迟。
萧衍明白了柳津的意思,道:
「如此,派遣使者,再去一趟寿阳。」
……
寿阳。